冠心病验方

患者,男,59岁,2019年3月13日初诊。

主诉:胸闷间断发作14年,加重6个月。患者14年前劳累后自觉心慌、胸闷、气短,未予重视。2015年4月9日,因突发心房颤动,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此后间断服用倍他乐克、参松养心胶囊、丹参滴丸等药物,近6个月来,自觉心慌、胸闷、气短症状加重。

刻下症见:心慌、胸闷、气短间断发作,每次持续约3min,伴有心前区灼热感,偶有睡眠时因胸部憋闷导致眠醒,二便调,舌暗、苔黄腻,脉滑。

查心电图结果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ST段压低。

西医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

中医诊断:胸痹(痰瘀互结证);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予养心活血汤加减,

处方:党参18g,麦冬15g,五味子10g,丹参30g,陈皮10g,三七粉3g(冲服),佛手15g,黄连10g,莪术15g,赤芍18g,川芎15g,炙黄芪30g,瓜蒌皮18g,薤白24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2019年3月27日二诊:患者服上药后,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未再发生睡眠时胸部憋闷导致眠醒现象,舌暗淡、苔微黄腻,脉滑。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后心慌、胸闷症状消失。随防至2019年9月,患者心慌、胸闷症状未复发,心电图结果无异常。

按语: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因脏腑虚损,气血阴阳失调或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因素使脉络瘀阻不通。临床治疗常通补兼施,标本兼治。发作频繁者,应“急则治其标”,多用通络止痛之法,调气活血,化痰宣痹,通阳散结。病情稳定时,则“缓则治其本”,多用扶正固本之法,温阳益气,滋阴养血。临床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灵活运用通补之法,使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活血而不破血,畅达血脉,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解除病痛。

本例患者心慌、胸闷、气短反复发作14年余,病程日久,脏气亏虚,心气不足,无力行血,脉络不通,胸阳不展,故见心慌、胸闷、气短;脉络不通,痰瘀阻滞,日久郁而化热,故见心前区灼热感;舌暗、苔黄腻,脉滑均为痰瘀互结之征。故雷

老师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之法。

方用养心活血汤加减,以党参、麦冬、五味子、丹

参、陈皮、三七粉益气活血通脉,方中易人参为作

用力量较缓和的党参,配以黄芪增强益气之功,莪

术、赤芍、川芎增强活血化瘀之力,佛手、瓜蒌皮

燥湿化痰、理气止痛,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既益气养阴

以扶正,又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清热燥湿以治

标,标本兼顾,效果显著。二诊时效不更方,上方

继服以巩固疗效至心慌、胸闷症状消失。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段富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段富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段富津
甲状腺瘤验方_段富津
甲状腺肿大验方_段富津
甲状腺肿大验方_段富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