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7
赵某,男,34岁,1989年3月28日初诊。
现病史:小腹胀痛40余天,伴尿频尿急,每小时3~4次,无尿痛。腰酸,举阳不强,便结,婚后未育,脉缓,舌红苔黄较厚。泌尿外科检查为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经西药抗感染治疗不满意。
诊断:中医:不育症。
西医: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
辨证:属下焦湿热,瘀热互结阻窍。
治法:清利下焦,化瘀通窍。
处方:苍术10g,黄柏10g,龙胆草10g,木通10g,车前子10g,大黄5g,桃仁10g,赤芍15g,乌药10g,水牛角30g,五灵脂10g,蒲黄10g,王不留行10g
4剂。
二诊:1989年4月1日,小便不频急,大便畅,小腹胀减,精神好转,附睾痛。处方同前,龙胆草改为5g,7剂。
三诊:1989年4月8日,下腹部还胀痛,脉弦稍数,舌红苔薄黄。拟进清肝疏肝、理气活血药。
处方:柴胡10g龙胆草5g黄芩8g香附10g
川楝子15g荔枝核10g川芎8g白芍15g
当归尾10g玄胡10g红花8g甘草5g
4剂。
四诊:1989年4月11日,病情好转。守上方,去红花,加车前子10g,7剂。
五诊:1989年4月18日,小便正常,腰痛,小腹还痛,举阳有分泌物。脉弦稍数,舌干,进清利理气剂。
处方: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15g怀牛膝15g
乌药10g香附10g小茴香10g白芍12g
当归10g甘草5g
3剂。
六诊:1989年4月25日,小腹及会阴部胀,腰痛,或尿急,自述1989年3月28日方更好,脉弦缓,舌略红苔薄。
处方:苍术10g黄柏10g木通10g菖蒲10g
车前子10g大黄5g桃仁10g赤芍15g
甲珠10g先煎五灵脂10g蒲黄10g王不留行10g
7剂。
七诊:1989年6月17日,下腹不适,还常有尿急,左侧睾丸痛。查精索静脉曲张1~2度;精子数5.3×107个/毫升,精子活动率40%;前列腺液化验:WBC(–),卵磷脂小体(+++)。进上方去菖蒲,加白花蛇舌草20g,7剂。
八诊:1989年6月27日,睾丸疼消失。处方同上,去蒲黄,加连翘15g,7剂。
九诊:1989年12月25日,小腹略急胀,小便时断,尿后余滴,脉缓滑,舌略红苔薄。化验:精子活动率45%,拟进补肾清热剂,用知柏地黄丸加味。
处方:怀山药12g生地黄15g山萸肉15g云苓10g
牡丹皮10g泽泻10g知母10g黄柏10g
半边莲15g败酱草15g甲珠10g先煎
20剂。
十诊:1990年1月15日,小腹适,小便常。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活动率70%,精子数7.9×107个/毫升,要求药价便宜些,上方去山萸肉,加沙苑子15g,7剂。
十一诊:1990年1月22日,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小体(++),WBC(+)。进上方10剂。
十二诊:1990年2月5日,病情好转。前列腺常规检查:前列腺小体(+++),WBC(–),唇周溃烂。进上方加金银花15g,7剂。
十三诊:1990年2月12日,小腹适,小便常,腰略酸,阴茎勃起时还会排出少许黏液,爱人近日小产。脉缓弦,舌干。进上方去金银花,加菟丝子12g,7剂。
十四诊:1990年2月19日,续进补肾壮腰剂巩固。
按:从西医看,该患者属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甚至睾丸、附睾均有炎症,导致精子减少,精子死亡率高,举阳不坚,不育症。这是1例错综复杂的男性病。经中药治疗后,不但症状消失,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正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而且爱人已怀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分析陈崑山教授用药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清利活血理气剂,以消为主;第二阶段用补肾清热剂,消补兼施;第三阶段以补肾壮腰剂巩固疗效。陈崑山教授说“消——消补兼施——补”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就难以取效。陈崑山教授的点睛之语,值得我们重视。
哮喘验方_刘志明
咳喘验方_刘志明
咳喘验方_刘志明
咳喘验方_刘志明
喘息验方_刘祖贻
喘息验方_刘袓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