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验方

病例(二)肾结石并慢性肾盂肾炎

刘某,男,40岁,干部。1979年10月6日初诊。

病史:腰痛15年,加重半年。1979年7月12日以腰痛待查收住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病房。患者曾在1964年发生过1次右侧腰痛,未治而缓解。去年3月至6月又发生过数次右侧腰痛,近来腰痛频繁,呈阵发性加重并向大腿内侧放射。小便频涩灼痛,腹胀,脘闷,纳呆,脉细数,舌红、苔黄微腻。尿常规:蛋白(+)、脓球(+)、上皮细胞少许、无定型磷酸盐(++)。尿培养:每毫升尿含白色葡萄球菌>105,对红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敏感。I131.Hzpp肾图提示:左肾TP=2分30秒,15分钟排泄>50%;右肾=6分,15分钟排泄14%。肾盂静脉造影提示右侧肾盂排泄迟缓,双侧肾盂肾盏未见不透光结石,无破坏性发现。

诊断为肾盂肾炎,右侧不全尿路梗阻。

中医辨证:属腰痛兼淋证。

入院后先后给予驱邪之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用八正散加金钱草、海金沙,并曾配合应用呋喃妥因、四环素等。治疗11日后,患者泛恶、嘈杂,胃纳更减,便溏每日五六次,遂又改进参苓白术散,间服六味地黄丸加味之汤剂,纯用补正。至9月29日,共服药74剂,历时77天,腰痛略减,小便灼痛减轻,食欲增进,余无明显变化。尿培养:1次出现阴性,余同前,于1979年10月6日要求出院,来门诊求我诊治。

症状:查其腰部酸痛,胁下隐痛,尿终了时尿道中痛,口微苦,精神不振,面黄少华,体略瘦,脉细数而弱,舌淡红、苔薄黄腻。肾区叩痛(+)以右侧为著。

辨证:分析此病本属淋证,下焦湿热蕴结,但因患者平素脾肾不健,虚实互呈,开始纯用苦寒克伐,后又偏于滋补,致脾肾之气更伤,湿热仍然留滞,正虚邪留,日久不愈。

治法:治拟清化湿热,益气固肾,补消兼施,但应注意避免苦寒太过及腻补温燥之品。

方药:宗猪苓汤化裁。猪苓12g,滑石12g,云苓12g,泽泻9g,怀牛膝12g,车前子9g,萹蓄24g,苍术9g,续断12g,桑寄生14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内服。

复诊(10月18日):服上药至第6剂时患者腰、腹疼痛突然加剧,继之从尿道排出如枣核(1.0cm×0.8cm)的结石1块,同时排出比小米稍小的小结石8粒,随后尿血,继服上药至10月26日,又排出米粒大的结石2个,未再尿血,腰仍稍有酸痛,排尿后尿道中有不适感,尿色淡黄。

三诊(11月28日):病已见显效,乃宗上方增加健脾益肾药白术12g,女贞子15g。10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上。

四诊(12月8日):服上药后腰痛显减,脘腹不胀,精神食欲好转,小便黄浑,大便正常,脉细略数,舌红、苔微黄。于12月5日复查I131.Hzpp肾图提示:左肾各项正常:右肾TP=2分30秒,15分钟排泄37%,较首次检查提高排泄率23%。说明尿路梗阻好转。再宗上法服10剂,以善后巩固。

1980年3月11日及5月24日随访,患者病愈,已正常上班4个月。


感冒验方_颜正华
感冒验方_颜正华
验方_方和谦
咳嗽验方_方和谦
验方_方和谦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_朱良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