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慢性肾盂肾炎(劳淋:肾阴虚,下焦湿热)
刘某,男,45岁,教师。1982年12月24日初诊。
病史:小便频数灼热,滴沥刺痛,遇劳及外感加剧2年余。患者于1980年10月因感冒发热引起上述症状,在西安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经治疗后热退症减,未再治疗,但尿道刺激不适症状一直存在,并渐次加重,稍劳即剧,以致不能上课,频频登厕,日达30余次。乃赴西安某医院经肾盂造影示:双侧肾盂肾盏显影欠佳。尿细菌培养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但经多种抗生素、磺胺、呋喃类药物及中药治疗乏效,即专程赴咸阳求医。
症状:小便频数,日达30余次,灼热疼痛,滴沥难下,腰屈不伸。舌偏红、苔薄黄腻,脉沉细弦稍缓。
辨证:肾阴不足,湿热阻滞下焦之劳淋。
治法:滋阴清热,化湿通淋。
方药:生地黄12g,怀牛膝12g,桑寄生15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滑石15g,金钱草30g,柴胡10g,黄芩9g,赤芍9g,益母草20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
复诊(12月30日):上药仅服6剂,诸症即减轻大半,后以上方减黄芩,加黄芪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
服上药3个月,诸症尽失,尿细菌培养转为阴性。
咳嗽验方_颜正华
咳嗽验方_颜正华
验方_颜正华
咳嗽验方_颜正华
哮喘验方_朱良春
哮喘验方_李玉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