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血
黄某,女,14岁,余姚市牟山湖山村人,2010年9月27日初诊。患者近3个月月经来潮时经量明显增多,伴经期延长。2个月前,月经来潮时突然经量增多如泉涌,立即至某三乙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止血及激素周期疗法治疗后经血方止。1周前患者再次月经来潮,依然量多,已10余天未停,遂于今日上午来诊,要求中药治疗。
顷诊:气短神疲,面色白,经血量多,色清而质薄,无血块,纳少,舌质淡,苔薄,脉细;血常规中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150×109/L。
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血。
中医诊断:崩漏。
辨证:脾不统血。
治法: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方拟固本止带汤加减。方药:生晒参15g,太子参30g,生黄芪40g,炒白术15g,阿胶12g(烊化),白芍12g,熟地12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花蕊石30g(先煎),乌贼骨20g(先煎),2剂。
9月30日二诊:诉经量减少大半,精神明显好转,纳可。效不更方,予原方3剂。
10月3日三诊:患者月经干净,精神可,面色好转,舌质淡,苔薄,脉细,予归脾汤3剂以善其后。随访1年未复发。
按:青春期功血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单纯用性激素治疗,疗程长且有较多副作用,而中医辨证论治疾病则具有较大优势。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根据孙老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病因有“虚、滞、热、瘀”等,但无论起因如何,均与中医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本案室女肾气初盛,冲任功能未健,因学习紧张,生活无规律,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崩漏。中医辨证为脾虚不能统血,治疗用固本止带汤以健脾补气摄血治疗。方中太子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摄血,阿胶养血止血,白芍、熟地补血,龙骨、牡蛎、乌贼骨、花蕊石收敛止血。诸药合用起到了补气摄血、养血调经之功,故收效明显。
验方_朱良春
验方_朱良春
验方_李济仁
硬皮病验方_李济仁
验方_李济仁
验方_李济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