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吴某,男,时年42岁,就诊时间:2022年6月6日。
1年来,反复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纳一般,眠差,大便、小便正常。曾在当地医院服用中药治疗,效果欠佳,遂来就诊。
首诊证候
刻诊:诊时症如上述,伴气短,动则加重,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头晕,偶有颈痛,舌淡红,苔白,脉细沉。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怔忡(心阳不振)。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处方:潜阳温胆汤加减。
黑顺片20g(先煎)、龟板20g(先煎)、砂仁15g(后下)、甘草15g、生姜6g、大枣12g、陈皮6g、茯苓15g、竹茹6g、枳实10g、黄芪60g、丹参30g、葛根60g、牛膝15g、杜仲15g、山茱萸15g、天麻15g,7剂,水煎服,每天1剂。黑顺片、龟板先煎1个小时,然后放其他药物一起煎半个小时,最后放砂仁煎8分钟。
【随诊过程】
二诊:2022年6月14日
药后胸闷心悸、纳眠改善,仍乏力、怕冷,无头晕,仍颈痛,舌淡红,苔白,脉细沉。
处方:黑顺片20g(先煎)、龟板20g(先煎)、砂仁15g(后下)、甘草15g、生姜6g、大枣12g、陈皮6g、茯苓15g、竹茹6g、枳实10g、黄芪90g、丹参30g、葛根60g、牛膝15g、杜仲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0g、党参30g,7剂,水煎服,每天1剂。黑顺片、龟板先煎1个小时,然后放其他药物一起煎半个小时,最后放砂仁煎8分钟。
三诊:2022年6月24日
药后诸症状均明显减轻,舌淡红,苔白,脉细沉。
处方:黑顺片20g(先煎)、龟板20g(先煎)、砂仁15g(后下)、甘草15g、生姜6g、大枣12g、陈皮6g、茯苓15g、竹茹6g、枳实10g、黄芪100g、丹参30g、葛根60g、牛膝15g、杜仲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0g、党参30g、巴戟天15g,7剂,水煎服,每天1剂。黑顺片、龟板先煎1个小时,然后放其他药物一起煎半个小时,最后放砂仁煎8分钟。
【按语】
辨证思路: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手足不温,面色苍白,舌淡红,苔白,脉细沉,当属怔忡(心阳不振)。心阳不足,心失温养,故心悸胸闷气短;心阳虚,形神失养,故乏力、失眠;动则气耗,故动则加重;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养,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颈痛,脑窍失养则头晕。故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选潜阳温胆汤加减。方中潜阳丹补肾壮阳,因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肾中相火上升至心则成君火,故补命火则壮君火也,跟师10个月,细心观察,洪老师遇到阳虚的患者,都是运用此方,以治病求本;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亦具有安神之效;黄芪补气;牛膝、杜仲、山茱萸补肾;丹参、葛根、天麻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二诊、三诊诸症状均改善,效不更方,加巴戟天、菟丝子以增强补肾阳之效;加党参,并逐渐加大黄芪的用量,以增强补气之功。同时嘱咐患者不食芥菜、苦瓜、冬瓜、绿豆、凉茶等寒性食物,不洗冷水澡,以防阳气进一步的损伤;并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以利于阳气的恢复。
(本案编者:吴川市妇幼保健院文春豪)
哮喘验方_颜正华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验方_颜正华
肺结核验方_任继学
肺结核验方_李振华
肺结核验方_李振华
肺结核验方_李振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