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张某,男性,时年29岁。
患者10余年前开始于前额左侧起一手掌大小的红斑,表面覆较厚鳞屑,后皮疹逐渐增多至躯干、四肢,搔抓后鳞屑随处可脱,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银屑病”,予口服及外用激素治疗有效,但每予停药后反复。遂寻求中医治疗。
首诊证候
刻诊:患者周身散在红色斑片、斑块,部分融合,皮损较为肥厚,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薄膜征、点状出血阳性。诉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纳可,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暗红,舌苔微黄腻,脉弦滑。
【辨证论治】
诊断:寻常型银屑病。
辨证:血热瘀滞。
治法: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处方:
水牛角30g(先煎)、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5g、白花蛇舌草15g、石上柏15g、白鲜皮20g、萆薢15g、丹参20g、桃仁10g、合欢皮20g、甘草5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给予10%硫磺膏混合肤必润软膏(院内制剂)1:1混合封包四肢皮损肥厚处。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红斑颜色较前变淡,鳞屑明显减少,瘙痒减轻,原方继服7剂,皮损面积有所缩小,夜眠好转,二便调,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按语】
辨证思路: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古称之为“白疕”,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
治疗经验:白疕病程缠绵难愈,陈教授认为“疕者如匕首刺入肌肤”,形象的表示了该病顽固的特征。白疕初起时常表现血热、毒热、湿热,病久则阴血耗伤,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气血瘀滞,治疗多运用清热凉血,祛风解毒,养血润燥等法。
本例患者病史10余年,瘙痒难忍,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循环障碍,肌肤失养。临床无论虚与实或者燥与热,必先治血。痒为风邪所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方中水牛角、赤芍、丹皮、丹参、桃仁具备凉血活血之功;白花蛇舌草、石上柏均有清热解毒之效;配合白鲜皮、萆薢祛风除湿止痒,合欢皮解郁安神。全方凉血、活血、解毒,调和脏腑,表里同治。
验方_张琪
痛风验方_路志正
痿证验方_方和谦
痿证验方_邓铁涛
痿证验方_邓铁涛
痿证验方_邓铁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