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潘某,女性,时年40岁,初诊日期:2015年12月22日。
患者5月前无明显诱因胸部散在出现红斑丘疹,曾在外院院门诊治疗,诊断为“湿疮”,采用中西医治疗后好转,停药后病情出现反复,前来就诊。
首诊证候
刻诊:颈项、前胸部皮肤红斑,乳房及乳晕少许渗液。皮疹处瘙痒,胃纳可,二便调,眠可。舌淡苔白脉缓。
【辨证论治】
诊断:湿疹。
辨证:脾虚湿蕴。
治法:健脾除湿,祛风止痒。
处方:
茯苓15g、白术15g、苍术10g、薏苡仁30g、鱼腥草15g、白鲜皮15g、淡竹叶15g、金银花15g、葛根15g、防风15g、徐长卿15g、生地15g、甘草5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
其他治疗:配合健脾渗湿颗粒(院内制剂)口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15年12月29日
颈项、胸部红斑消退,留有色素沉着,乳房及乳晕部未见渗液,瘙痒感轻微,舌淡,苔薄黄,脉缓,上方加太子参15g,加强健脾之功,继续巩固疗效。
【按语】
湿疮常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及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从内生,蕴久化热,致使脾为湿热困阻;加之复感外界风、湿、热邪,内外之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至本病的发生。“湿”性黏腻,湿疹缠绵难愈,易于耗血伤阴,化燥生风。
辨证思路:患者舌淡,苔白,脉缓,为脾胃虚弱的表现,皮疹偏于颈项及胸部(上),提示有风;皮疹色红为热的表现;渗液为湿,乳房部为胃经的循行部位,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困阻,外受风湿热邪而致”;治疗宜健脾除湿、祛风清热止痒,方以茯苓、薏苡仁、白术、苍术、甘草健脾渗湿;金银花、防风、鱼腥草、白鲜皮、生地、徐长卿配伍祛风清热利湿,其中徐长卿与白鲜皮配伍祛风除湿止痒,寒热并用;加用淡竹叶使湿邪随小便而解;乳房为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葛根为足阳明胃经的引经药物,加入直达病所。二诊时患者红斑消退,舌淡,苔薄黄,脉缓,其中苔薄黄为湿蕴化热的表现,故清热利湿之药未减,加太子参,加强健脾渗湿之功,从根本上祛除湿邪之来源。
治疗经验:陈教授方中用了一味“苍术”,张洁古:“苍术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焦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少。”此外,黄元御:“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可见,处方加入苍术一方面协同白术补益中焦健脾之功,另一方面苍术有上行祛湿之功,升散之性优于白术,本患者皮疹主要在颈项及胸部,皮疹位置偏上,加入苍术可以祛在上之湿邪。
甲状腺结节验方_张琪
甲状腺结节验方_张琪
甲状腺结节验方_路志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路志正
地中海贫血验方_邓铁涛
重症肌无力验方_邓铁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