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验方

【基本资料】

黄某,男性,时年51岁,2020年8月15日初诊。

患者10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咽痛,体温40℃左右,伴咳嗽、咳痰,全身酸痛,有疫区接触史。查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服用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八宝丹等,现热已退,全身酸痛好转,咽痛减轻,仍有咳嗽,咳痰难咯。13/8核酸ORF1abCT值阴性,N基因CT值37。今日复查核酸ORF1abCT值33,N基因CT值34。病情有所反复,遂请吴主任会诊。

首诊证候

主诉:咳嗽、咳痰10天。

症见:疲倦,咳嗽,咳痰白粘难咯,咽不适,纳眠差,多动,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二便尚可。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既往史:既往有帕金森、多动症、失眠病史10年,长期服用恩他卡朋双多巴、普拉克索、氯硝安定治疗。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疲,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不自主运动。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咳嗽。

证候诊断:痰浊蕴肺。

西医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2、帕金森综合征;3、多动症。

治法:清肺化痰,理气止咳。

处方:

陈皮10g、杏仁10g、甘草3g、法夏10g、茯苓10g、白术10g、地骨皮10g、佛手10g、百合10g、檀香4g、瓜蒌皮10g、桑白皮10g、天竺黄5g,共5剂,日一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0年8月20日

无发热,偶有咳嗽,咳痰明显减少,咽不适、胃纳、睡眠均改善。复查核酸已转阴。

【按语】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证候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已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阐述了气候变化、六气影响及肺可以致咳嗽,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更是一篇论述咳嗽的专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脏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

本病缘患者素体阴虚,肝风内动,常见肢颤、多动、失眠;又外感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发热、恶寒、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虽经治疗外邪渐去,但肝失调达,气郁化火,炼液成痰,痰气互结,循经上逆犯肺,内外邪气干肺,肺气不清,肺失宣肃,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核酸检测结果反复。

吴主任根据以上辨证分析,治疗当以清肺化痰、理气止咳为法。方以二陈汤加蒌皮、白术、天竺黄、杏仁燥湿化痰止咳,配泻白散清肝宣肺,佐以佛手、檀香理气宽胸止咳,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吴主任认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转为内伤咳嗽,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故治疗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除了直接治肺,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俟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表里同治,正气来复,邪有出路,邪去体自安,核酸检测最终得以转阴。


失眠验方_颜德馨
失眠验方_颜德馨
失眠验方_颜德馨
失眠验方_颜德馨
阿尔茨海默病验方_颜德馨
阿尔茨海默病验方_颜德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