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林某,女性,时年43岁,2022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于1月前出现咳嗽,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黄白相间痰液,伴咽痒,病初伴有恶寒发热,伴流涕,现热已退,无喘息、气促,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至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双肺纹理增粗“,并予口服“阿斯美、左氧氟沙星”治疗,咳嗽稍好转,但仍反复;现经朋友介绍,到院求助中医治疗,自发病来精神一般,睡眠一般,胃纳可,二便正常。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咳嗽1月。
症见:神清,精神一般,咳嗽呈阵发性,伴黄白相间痰液,伴咽痒,口不干,睡眠一般,纳可,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滑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否认。
体格检查:BP:120/85mmHg;神清,精神一般,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咳嗽。
证候诊断:寒热夹杂。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治法:温肺散寒、兼清里热。
处方:
蜜麻黄8g、杏仁10g、黄芩10g、茯苓10g、山药10g、佛手8g、法半夏6g、细辛3g、干姜5g、白芍10g、百合12g、鱼腥草15g、陈皮6g,水煎内服,共7剂。
【随诊过程】
复诊:
7天后复诊,患者咳嗽明显减轻,日3-5次轻咳,伴少许痰液,量少,无咽痒,睡眠可,二便及胃纳可。效不更方,继续服用7剂,未来复诊。
【按语】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无论邪从外入或邪自内生,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嗽。吴芳汀主任指出,咳嗽分为暴咳及久咳,暴咳起病较急,病程一般不超过一个月,病初可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外感表证;久咳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以经常咳嗽、咯痰为主,或伴有胸闷、气喘。暴咳与久咳还可相互影响为病。暴咳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又因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转为久咳,久咳日久,正气耗伤,易受外邪侵袭为邪实正虚。
该病患者反复咳嗽1月,病初伴恶寒发热、流涕,明显为风寒袭肺,导致肺气上逆所致咳嗽,理应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则病可愈,因予失治,久咳日久、正气耗伤,无力祛邪,且患者平素过食辛辣肥甘,导致痰热内蕴,致使寒热夹杂,终致咳嗽反复发作,故需寒热并治,拟温肺散寒、兼清热化痰,方中蜜麻黄,取其辛散缓和,宣肺散寒之功效,作为君药,细辛为臣药助君药以温肺化饮散寒;杏仁、黄芩、百合、鱼腥草、佛手清肺化痰,茯苓、山药、陈皮、法半夏燥湿健脾、化痰止咳,杜绝生痰之源,均为佐助药,白芍养阴敛肺,防止燥性药物耗伤正气,为佐制药,以上诸药合用,寒得以散,热得以清,痰得以化,则病可愈。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徐景藩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验方_徐景藩
反流性食管炎验方_徐景藩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郭子光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裘沛然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裘沛然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