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何某,男性,时年61岁,2020年9月22日初诊。
缘患者2005年因多饮多食多尿当地医院查血糖升高,诊断为糖尿病,间断口服药物控制血糖,2012年因泡沫尿至外院住院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324mg,结合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为糖尿病肾病,2019年7月开始出现尿中多泡沫,伴浮肿,疲倦,2020.09.22尿蛋白总量3648mg/24h,尿常规:pro3+。血清白蛋白:40g/l,尿素:8.7mmol/l,血肌酐:91umol/l。
首诊证候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10余年,双下肢浮肿1年。
症见:精神倦怠,面色晦暗,色素沉着,双下肢浮肿,少许腰背酸痛,纳可,眠差,多梦,口干口苦,小便量如常,多泡沫,夜尿3次,大便偏干,舌淡红,苔微黄,脉沉细,尺弱。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其他慢性内科疾病史。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BP134/72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辅助检查:2019年5月6日尿蛋白定量4865mg/d,2019年8月22日尿蛋白定量1137/2100g/g,血肌酐:120umol/L,血清白蛋白:45.4g/L。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尿浊。
证候诊断:脾肾气虚,湿热瘀阻。
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
治法:益气活血,清热利湿。
处方:
黄芪30g、熟地黄30g、丹参20g、石韦20g、党参10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檀香3g、陈皮15g、芡实20g、金樱子15g、当归15g、甘草3g,日一剂,煎水服,共7剂。
【随诊过程】
复诊: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10余年,双下肢浮肿1年。
现症见:服药后乏力好转,面色晦暗,梦多,口苦较前改善,夜尿较前减少,双下肢仍有浮肿,腰背酸痛较前有所改善。舌淡红,苔微黄,脉沉细尺弱。
体格检查:BP128/78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辅助检查:2019年5月6日尿蛋白定量4865mg/d,2019年8月22日尿蛋白定量1137/2100g/g,血肌酐:120umol/L,血清白蛋白:45.4g/L。2020年9月22日尿蛋白总量3648mg/24h,尿常规:pro3+。血清白蛋白:40g/l,尿素:8.7mmol/l,血肌酐:91umol/l。2020年10月13日尿蛋白定量1137mg,血肌酐92umol/l。
中医诊断:尿浊。
证候诊断:脾肾气虚,湿热瘀阻。
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
治法:益气活血,清热利湿。
处方:
黄芪30g、熟地黄30g、丹参20g、石韦20g、党参10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檀香3g、陈皮15g、芡实20g、金樱子15g、当归15g、甘草3g、茯苓皮30g,日一剂,煎水服,共7剂。
【按语】
该患者以尿中多泡沫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的“尿浊”范畴,吴芳汀主任主张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多为“气虚血瘀”,治疗糖尿病肾病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采取中医药干预截断病势,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现代医学分期,采用分期辨证、分型证治结合,益气活血当贯穿始终。该患者有明显的气虚症状,患者自觉疲乏乏力,伴有腰酸痛、夜尿增多,为脾肾亏虚,四肢、腰府失养的表现,同时该患者存在血瘀,患者面色晦暗、病久迁延不愈均为血瘀的表现,同时,由于气虚的存在,运化水液失司,患者出现下肢浮肿,水湿郁而化热,患者出现口苦、舌苔黄的征象,气虚、水湿、湿热共同作用,血中精微物质不循经而行,从而出现尿中有蛋白,总体来说,此患者主要病机属于脾肾气虚兼有血瘀、湿热内停。
在用药方面,处方采用黄芪、熟地补气益肾,其中黄芪为补气圣药,能改善脏腑虚弱的表现,同时现代医学研究,黄芪具有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减少蛋白尿的作用,熟地也为补肾常用药,生地经过久蒸久晒,变得更为滋味厚重,入肾强效,有补肾填精的效果。同时兼用水陆二仙丹,具有补益肾气、固摄缩尿的作用,芡实可利湿,也具有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活血则选用丹参、当归,丹参色红入心,具有活血、补血、止血的作用,肾病患者有的除有蛋白尿外,尚有血尿,且肾病日久血瘀明显,长期存在蛋白尿血尿则又有气血不足的表现,此药可以一举三得。当归为血中之气药,可补血活血行气,总体来讲,该方病机明确,用药精妙,患者服用药后症状改善,蛋白尿也明显减少,效如桴鼓。之后患者仍有浮肿,湿热较为明显,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茯苓皮加强利水消肿效果,进一步巩固疗效。
残胃胃炎验方_颜德馨
消化性溃疡验方_颜德馨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颜德馨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张灿玾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张镜人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徐景藩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