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男,时年47岁。
基础病史:1、慢性咽炎;2、高脂血症。
【首诊证候】
刻诊:患者以口咸半年来诊。自述半年来,口苦,口咸,晨起明显,食欲欠佳,伴咽干疼痛,体乏困倦。医生以肾虚论治,服用滋补肾阴中药,并每周食用甲鱼两只。患者形体匀称,口唇色黯,舌有瘀斑,苔白腻,脉弦。
【辨证论治】苔腻
辨证:痰湿阻滞,脉络瘀阻。
治法:治宜理气,和胃,化痰,祛瘀。
处方:半夏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竹茹10克、胆南星10克、柴胡10克、射干10克,海浮石15克、海蛤壳15克,佩兰6克、甘草6克,细辛5克,丁香3克。水煎服,每日1剂,六剂。
【随诊过程】
二诊:
口咸已失,咽痛减轻,食欲增加,周身轻快。舌脉同前。
治法:仍以理气和胃化痰为法,加重活血化瘀。
处方:半夏10克、陈皮10克、红花10克、降香10克、莪术10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山楂15克、菊花15克,桃仁12克,黄芪30克、枸杞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六剂。
三诊:
未再出现口咸,食欲正常。舌质、口唇变淡,苔薄,脉弦。
上方加减继服,适当增加运动。
按语:
口中异味,为临床常见。该例口中咸,医者以肾虚论治。所依者或许因于患者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紧张,缺少运动,且兼见体乏困倦等证。接诊后,根据脉证,结合患者之前的服药、饮食情况,辨证为痰瘀互结。施以理气和胃化痰祛瘀之法。之所以称谓“以咸治咸”者,因于患者对于所处方药的疑问,之前医者皆以肾虚为治,大剂补肾。一诊所处方药之海浮石和海蛤壳皆咸寒祛痰,故曰。
六剂之后,口中咸味已失。方证对应,疗效显著。二诊、三诊皆以和胃化痰,但均重用祛瘀之品,以资巩固。
腹泻验方_李振华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李振华
腹泻验方_李振华
腹泻验方_李振华
慢性结肠炎验方_李辅仁
腹泻验方_李辅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