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陆某,女,时年86岁。
自述:身体健康,活动自如,生活自理。大便不畅困扰多年,胃肠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检查示大脑皮层萎缩,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首诊证候】
刻诊:老年女性,体形偏瘦,肢体灵活,反应正常。能够正确叙述症情。大便不畅困扰多年。主要表现为排便不畅,时有便意,日或二至三次不等,努则难下。也有二至三日始有便意,腹部胀满不适,或有隐隐作痛,便后痛减。舌淡暗,有裂纹,苔厚腻,脉细弱。
【辨证论治】
辨证:根据患者年老体虚,排便不畅,努则难下的临床特点,结合舌脉特征,辨证为气虚便秘。
治法:益气养血通便。
处方:
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白术2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建曲15克、莱菔子15克、麦芽15克,升麻5克、枳实5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服药七剂后复诊,大便通畅,食欲增加,自觉身体较前有力,愿意参加老年人户外活动。药已对症,上方加减继服7剂。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白术2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建曲15克、莱菔子15克、麦芽15克,葛根10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升麻5克、枳实5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按语:
《丹溪心法?卷二》谓:“凡人五味之秀者养脏腑,诸阳之浊者归大肠,大肠所以司出而不纳也。今停蓄蕴结,独不得疏导,何哉?抑有由矣。邪入里则胃有燥粪,三焦伏热,则津液中干,此大肠挟热然也。虚人脏冷而血脉枯,老人脏寒而气道涩,此大肠之挟冷然也。亦有肠胃受风,涸燥秘涩,此证以风气蓄而得之。若夫气不下降,而谷道难,噫逆泛满,必有其证矣。”
以上两例,均为老年便秘患者。气虚血燥,腑气不降为其共同病机。
然案1,地处北方,秋燥当令,大便干结,伴有口干口苦。方中除健脾益气养血润燥,加生栀子一味清热,并嘱饮食宜忌。而案2则地处南方,年事更高,气虚明显,表现为大便不畅,努则难下,方中黄芪与党参同用,并重用白术,加强补气之力。二诊仿济川煎意加牛膝、杜仲,少用葛根生津。共奏益气健脾、养血润燥之效。此正《明医杂著?卷一》所谓病气不足,脾胃虚弱,津血枯涸,而大便难者,“当滋补化源”。“然老弱之人,当补中益气以生阴血”之意。
便秘验方_方和谦
便秘验方_方和谦
便秘验方_邓铁涛
便秘验方_李玉奇
老年性便秘验方_李辅仁
便秘验方_何任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