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冯某,女,时年40岁。
五年前因持续性心悸、气短、乏力、心前区不适就医检查,发现房间隔缺损,医生建议内科治疗。
基础病史:(1)房间隔缺损;(2)心律失常。
【首诊证候】
刻诊:患者身体发育正常,已婚,有生育史。近五年来持续性心悸,伴气短、乏力,手足寒冷,面色少华;食纳欠佳,睡眠尚可,时感胸闷呃逆,心情烦躁;月经量少。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
【辨证论治】
辨证:气阴两虚,阳气不足。
治法:益气养血,通阳安神,佐以和胃降逆。
处方:炙甘草汤加减。
黄芪45克,党参30克、酸枣仁30克,炙甘草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2克、半夏12克、瓜蒌皮12克,沉香6克、郁金6克、苦参6克。中药颗粒冲剂,7剂,每日1剂,分二次冲服。
【随诊过程】
二诊:
胸闷减轻,呃逆未再出现。气短乏力以及手足寒冷改善明显,但仍有心悸,活动后加重。舌淡苔薄,脉沉细数。
治法:仍以益气养血为主,佐以通阳安神。
处方:上方去沉香、郁金、瓜蒌皮,加珍珠母30克,麦芽15克。继服14剂。
三诊:
气短、乏力以及手足寒冷等症已解,惟心悸、心烦未除,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舌脉同前。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安神。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
黄芪45克、酸枣仁4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牛膝10克,柴胡5克、枳实5克、川芎5克、桔梗5克、甘草5克。中药颗粒冲剂,7剂,每日1剂,分二次冲服。
四诊:
患者自述,上方服至第五剂时,持续多年的心悸、心烦突然消失。自觉身体又恢复如初。
上方继服10剂,隔日一剂,以资巩固。
按语:
本案例为房间隔缺损,因程度较轻,未影响正常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渐感不适。出现了该病临床常见的心悸、气短、易疲劳和心律失常等症状。同时还伴有心之气阴不足,阳气亏虚之证。故首诊、二诊选用炙甘草汤加减,益气养血,通阳安神,佐以和胃降逆。对于所出现的气短、胸闷、呃逆、肢冷等改善明显,惟对心悸、心烦效果欠佳。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功能滋阴养血,益气复脉。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为首诊所选。而对于持续出现的心悸、心烦疗效不明显。受周次清老师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案例的启发,三诊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在理气活血的基础上,重用黄芪益气,酸枣仁安神,取得了好的效果。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所治之症目有”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便秘验方_路志正
便秘验方_颜正华
便秘验方_颜正华
便秘验方_颜正华
便秘验方_颜正华
便秘验方_颜正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