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曹某,男,时年5岁4个月。
患儿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感寒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晨起明显。服用中成药和外用抗过敏药物后,鼻塞等症缓解,仍咳嗽不止。
【首诊证候】
刻诊:咳嗽,声清,晨起明显,鼻塞,唇红,夜卧不安汗出,舌红润,苔白腻,脉细数;食纳欠佳,二便正常。
检查:咽后壁滤泡,扁桃体Ⅰ°,色红。
【辨证论治】
辨证:风寒外束,蕴久化热,故出现咽痛、唇红等症;热邪内扰,致患儿夜卧不安而汗出。
治法:治宜清宣肺卫,止咳化痰;兼以通窍安神。
处方(中药颗粒):
桑叶5克、杏仁5克、枳壳5克、桔梗8克,藿香5克、辛荑5克、白芍5克、薄荷5克、远志5克,川贝3克、细辛3克、甘草3克,芦根10克。3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
【随诊过程】
一周后其父来院就诊,述患儿服药2剂后,即咳止,卧安,汗出减少,食纳恢复。
按语:
桑薄清宣汤,为恩师张珍玉先生所创(张珍玉,1920.11-2005.5.23,男,山东省平度市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张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桑薄清宣汤”一方,治疗外感咳嗽,临证加减,常获神效)。
组成:桑叶9克,薄荷6克,桔梗6克,炒枳壳5克,前胡6克,牛蒡子6克,白芍6克,紫菀6克,甘草3克。
功效:清热疏风,宣肺止咳。
主治:外感咳嗽,对于小儿外感咳嗽效果尤为明显。小儿用量酌减。
方解:方中以桑叶、薄荷清肺疏风、宣散风热为君药。桔梗宣肺止咳,炒枳壳降肺下气,两者相配,宣中有降,共同燮理气机升降,以复肺之宣降之职;配伍牛蒡子清热利咽,前胡清热降肺化痰,紫菀止咳化痰共为臣药。佐白芍清热养阴,且扶阴而不敛邪。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加减:咳甚,加炒杏仁;痰多色白者,加陈皮、姜半夏;痰黄色稠者,加青竹茹;干咳无痰者,加沙参、麦冬;兼发热者,加双花、连翘;咽痛明显者,加青果或胖大海;兼恶寒、鼻流清涕者,加芥穗或蝉衣。
该患儿初为风寒外束,病延10日,蕴久化热,且夜卧欠安、汗出、苔微腻,故方中除清宣肺卫、止咳化痰外,加通窍安神之细辛、辛荑、藿香、远志。鉴于患儿唇红、咽痛等热象,配伍白芍、芦根清热养阴。全方药证相合,服二剂而安。
慢性胰腺炎验方_王绵之
急性胆囊炎验方_方和谦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方和谦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邓铁涛
肝硬化验方_邓铁涛
慢性胆囊炎验方_邓铁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