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林某,女,时年51岁,2011年7月。
发病过程:反复全身皮肤起泛红色斑疹三年,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皮肤散发红斑,瘙痒。自以为湿疹遂自服扑尔敏及涂皮炎平等,虽有小效,但却常有反复,且每次复发范围日益加重,遂到当地医院就诊住院,予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经治病情缓解出院,然不久后复作,后更医诊治十余人,多以氯雷他定抗组胺类,维生素C等药物对症治疗。近三年来,夏天时明显,入冬天症状可逐渐缓解,现有些皮肤已经有皮损且有些已有色素沉着,患者对治疗渐失去信心,心情焦虑失眠,四肢乏力,神疲倦怠。
【首诊证候】
症见:四肢可见散发的暗红色斑疹,有些地方有色素沉着,有些地方有明显搔抓痕,双上臂有明显瘙痒,脉细,舌质暗红,舌苔黄腻。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瘾疹。
证型:血燥夹瘀,湿阻热郁。
处方:加味消风散加减。
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徐长卿15克,五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
瘙痒感稍减轻,四肢可见散发的暗红色斑疹及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舌苔腻。
处方: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徐长卿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即原方加赤芍牡丹皮凉血消瘀,14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三诊:
斑疹红痒均减退,暗红色色素斑也有所减轻。
处方: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14剂,水煎内服。
及至后来诊数次,多以原方加减,症状亦随之渐退,至后来皮肤的斑疹全皆尽数退去,只剩下零零星星的色素沉着,其舌色淡红,黄腻苔尽去,并嘱咐患者平时可予玉屏风散间服,至后来半年间身上偶尔有点微痒感时,患者自抓原方用之皆迅速得效,一年后患者带其孙来看病时,询之已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皮肤病。本病多由于风湿或风热犯表,肺卫不足,腠理不固,致使邪气侵伏于内,湿毒之邪浸淫血脉,郁于皮肤腠理之间,且日久伤津耗液,致血燥生瘀,而成慢性荨麻疹。患者来时乃属于燥热为患,湿毒相互夹之,遂取加味消风散用之,方中疏风清热凉血,解毒除湿,此方是治疗风疹,湿疹常用方,临床使用频率很高且疗效不错,初诊时还是风湿热为主,故用清热祛湿凉血之消风散加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徐长卿祛风止痒,“血行风自灭”,故川芎并用之。二诊,患者病情无进退,观其脉症,守方如旧,遂加用凉血之品。三诊患者症状较前已有好转,效不更方。至后来数诊,都是以此方加减,此病多属湿毒伏邪,需循循化之,故法治宜久,才能起效,《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后并加用玉屏风散强固肺卫,提高正气,预防复发。
(本案编者:谢静玲)
阳痿验方_张学文
阳痿验方_张镜人
阳痿验方_周仲瑛
阳痿验方_周仲瑛
阳痿验方_周仲瑛
阳痿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