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罗某,男,时年44岁,初诊时间:2017年7月15日。
缘患者于7年余前受凉后晨起出现下腰痛,无双下肢痹痛,劳累后加重,热敷或者休息后可缓解,无发热,无进行性消瘦,夜间痛甚,无午后潮热、盗汗,天气变化异常腰痛加重,曾于多次到我院就诊,行腰椎CT提示L4/5椎间盘突出,经住院药物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但下腰痛反复发作,3天前再次出现上诉症状,伴双侧腰腹部痹痛,今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刻诊时精神可,胃纳稍差,小便间疼痛,轻度尿频尿急症状。大便偏烂,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紧。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下腰痛7年余,再发3天。
既往史:既往诉有“肾囊肿”病史,间中门诊对症治疗。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原藉出生长大,未涉足过疫区,无疫水接触史,居住地为非流行病地区或传染病地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体格检查:双肾区无叩击痛。舌淡,苔白,脉弦稍沉。
辅助检查:本院门诊CT示:L4/5椎间盘突出。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1、腰肌劳损;2、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腰痛。
证候诊断:寒湿腰痛。
治则: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处方:肾着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
干姜10g、茯苓15g、白术10g、狗脊15g、杜仲20g、甘草10g、炮附子10g(先煎)、麻黄10g、细辛6g,4剂,水煎去渣取500ml,分两次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诉下腰疼痛减轻,尿急,尿频明显好转,仍有侧腹不适,已可转侧,翻身,上方将炮附子加至15g(先煎),麻黄加至15g,继服5剂。
三诊:
患者腰痛减轻,无夜间疼痛,不伴双下肢疼痛、麻痹,无其他特殊不适。
按语:
患者素有寒湿腰痛病史,久则阳虚寒凝,致使瘀血与寒湿之邪互结痹着腰府,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疼痛痠麻不适。寒湿之邪不仅伤阳痹阻经络,而且可致阳郁气机失畅,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由膀胱所司,赖肾、肝、脾、肺、三焦之气机转化而正常排出为溺,故太阴少阴阳虚、阳郁、湿滞皆可影响脏腑气化功能。证属太阴、少阴寒盛湿阻,瘀血痹阻经络,脏腑气机不畅。因腰痛为主要矛盾,故主以肾着汤温中祛寒,除湿通痹。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通阳气,散寒通络。
指导老师批语:该案例予肾着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痹证,与风寒湿之病因对应,是灵活应用“伤寒”经方的好例子。肾着汤能健脾除湿,麻黄附子细辛汤能祛风、止痛、通络、温阳,准确对应“痹证”之因,当收效良好。
(本案编写:吴余粮)
验方_陈崑山
前列腺增生验方_陈崑山
肾结石验方_陈崑山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_陈崑山
声带炎验方_陈崑山
肺炎验方_陈崑山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