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10岁。
初诊:反复感冒咳嗽,有过敏性鼻炎史5年。患儿反复易感,发热,鼻痒打喷嚏,流涕已久,动则汗出,口渴引饮,纳可,大便日行。咽红,扁桃体肿大Ⅱ°,两肺(-),舌胖红,苔薄白润,脉细小滑。拟诊鼻炎、鼻渊。此为患儿素体虚弱,脾肺气虚,风邪从口鼻而入,蒸灼鼻窍所致。
治以益气健脾、祛风通窍,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辛夷9g,苍耳子10g,蝉衣6g,桔梗5g,炒牛蒡子10g,太子参10g,北沙参10g,白芷6g,石菖蒲12g,川芎6g,荆芥5g,黄芪10g,14剂。
二诊:鼻塞减轻,喷嚏减少,自汗大减,纳增便调,苔化薄润,再拟前法治疗。上方去荆芥,加赤芍10g,14剂。
三诊:鼻涕减少,抵抗力增强,舌红苔根薄腻。再拟六君子汤加辛夷6g,苍耳子10g,石菖蒲10g,川芎6g,赤芍10g以调护。3月后随访,无明显的鼻炎发作,无外感咳嗽。
按语: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本为脾、肺、肾虚弱,标为风邪袭肺、肺气失宣。脾肺气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气乘虚而入,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涕频作;脾气不足,清阳不升,则鼻塞头胀;正气不足,不能抵抗外邪,症状迁延不断,反复发作。所以本病多以肺脾论治,以健脾益气、宣肺通窍、祛风散邪为治。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用,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综观全方,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使湿浊降而清阳升,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肺气虚诸证可愈。因此,王老师以此方为主方,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等祛风通鼻,再加赤芍、川芎旨在活血通窍,减少鼻黏膜的水肿。
验方_何任
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验方_周仲瑛
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