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瘀阻证
证见:四肢困重,胸闷泛恶,口吐痰涎,头目眩晕,心悸乏力,动则加重,口中黏涩,阴囊潮湿,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或滑。多见于形体肥胖之人,精液检查可见精液黏稠,24h不液化。
治宜滋肾祛痰,化湿通络。
经验方:知母10g,黄柏10g,肉桂6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生薏苡仁30g,苍术10g,龙胆草10g,浙贝母10g,生麦芽30g,水蛭3g,枳实10g,昆布10g,川牛膝6g。
本方由滋肾丸(知母、黄柏、肉桂)、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枳实)合四妙丸(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化裁而成。
方中知
母、黄柏滋肾坚阴,配伍肉桂反佐引经,助阳化气,
纳肾气而引火归元;陈皮、半夏、茯苓健脾祛湿化
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苍术、黄柏、薏苡仁、
川牛膝四味相合清热利湿,祛除下焦湿热;龙胆草
专清肝胆之火,《药品化义》载其“气味厚重而沉
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
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
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浙贝母、昆布清热化痰,
软坚散结;水蛭活血化瘀;生麦芽健脾疏肝,升清
通滞。
便秘验方_何任
便秘验方_徐景藩
便秘验方_郭子光
便秘验方_路志正
便秘验方_路志正
便秘验方_颜正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