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梗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寒,归肝经、胆经。

【功效】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

【主治】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

①《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②《唐本草》:生按敷金疮,大止血,生肉,止疼痛。

③《食疗本草》:益气,长发,补中,明目,煞风毒。治骨蒸。烧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恶疮瘢靥。

④《本草拾遗》:主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绞汁朋。亦暴干为末,小便冲服。如觉冷,用酒煮。

⑤《日华子本草》:长毛发,发黑不老,兼去蒜发,心痛热黄,生捣汁服并敷之。泻痢,饭饮调末五钱匕。

⑥《滇南本草》:去湿热,消痰。治痰火嘈杂眩晕。利小便,凉血,止大肠风热下血,退五种劳热,发烧怕冷。

⑦《纲目》:治疟疾寒热。

⑧《本草新编》:退暑热。

⑨《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食积,洗疥癞。

⑩《医林纂要》: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治疟疾可用20~4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浸绞汁饮;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禁忌】

1.《本草经疏》:产后血虚,内寒作泻,及饮食停滞泄泻者,勿用。凡产后脾胃薄弱。

2.《本草通玄》:胃虚者,不敢投也。


天竺子
土贝母
土茯芩
万年青根
无花果
五指毛桃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