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

【概述】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湖北等地。

【功效分类】

温里

【性味归经】

性味:干姜味辛,性热。

归经: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主治】

1. 温里散寒

用治里寒证。脾 胃虚寒所致 脘腹冷痛,常与 党参、 白术 配伍;

胃寒 呕吐,常与 高良姜同用;

肺寒停饮,常与 麻黄、 细辛、 茯苓等同用;

寒积 便秘,常与 大黄、 附子、 人参同用。

2. 回阳通脉

用治亡阳欲脱所致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常与 附子、 人参同用。

【用量参考】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血热者慎用。

【药理作用】

具有抗溃疡、抑制肠管收缩、利胆、抗缺氧、抗血栓及抗血小板聚集、镇吐、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灭螺、抗血吸虫等作用。干姜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醇、水芹烯、茨烯、柠檬醛、姜辣素、龙脑、橙花醛等,此外尚含树脂及淀粉。干姜浸剂能抑制胃液酸度及胃液的分泌。姜的多种成分可诱发实验动物自发运动抑制;干姜的乙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镇痛及抗炎作用。静脉注 射干姜浸剂,有一过性升压作用及继之的降血压作用,并能增强自主活动;干姜浸剂及干姜浸剂与 半夏浸剂合用时均可使离体心脏自主运动增强。姜的乙醇提取液能直接兴奋心脏,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干姜水提取物及其挥发油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干姜的醚提取物能减缓整体小鼠的耗氧速度并提高耐缺氧能力。干姜浸剂能抑制血管通透性,与 半夏浸剂同用时有利尿作用。干姜有镇呕、镇静、镇痛、驱风健胃、止咳作用。


百部
土百部
紫菀
款冬花
川贝母
浙贝母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