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概述】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果实。前两种习称“北山楂”,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野山楂习称“南山楂”,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等地。

【功效分类】

消食

【性味归经】

性味:山楂味酸、甘、微辛,性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效主治】

1. 消食化积

用治肉食积滞,可与 莱菔子、 神曲等同用。

2. 行气散瘀

用治气滞 血瘀所致胁肋刺痛、 血瘀经闭,可与 川芎、 桃仁、 红花等同用;产后瘀阻 腹痛、恶露不尽,常与 当归、 川芎、 益母草等同用。

【用量参考】

煎服,10~15g。消食散瘀多生用或炒用,止泻止痢多炒焦或炒炭用。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药理作用】

山楂含柠檬酸、山楂酸、黄酮、皂苷等。可促进脂肪和蛋白的消化,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对胃肠平滑肌运动有调节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尚有降压、降血脂、抗菌、抗癌、收缩子宫、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

1、山楂含金丝桃甙、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其次为多种有机酸,如山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并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山楂核含有脂溶性成分,此外还含有内酯甙类、脂肪酶、维生素C及糖类等。山楂提取物有强心、降压、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中山楂水解物,山楂总黄酮和三萜酸类均有降血压作用,但以三萜酸类降压效应最强;其次是山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提高免疫方面,可增加家兔血清溶菌酶含量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对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在体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所含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所含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类易被消化。

2、因山楂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临床用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均有一定疗效。


淫羊藿
肉苁蓉
锁阳
仙茅
巴戟天
菟丝子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