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雷丸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等地。
【功效分类】
驱虫杀虫
【中药毒性】
有小毒,
【性味归经】
性味:雷丸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大肠经。
【功效主治】
1. 驱虫杀虫
用治绦虫、钩虫、蛔虫,常与 槟榔、 木香等同用,也可单用。
2. 清热定惊
用治癫狂乱语者,可与 大黄、 胆南星、青礞石、 僵蚕等 配伍;小儿惊悸不安者,可与 黄芩、 蛇床子、 牡蛎等煎汤外洗。
【用量参考】
入丸散,1日3次,每次3~6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连服3天。
【使用注意】
雷丸所含蛋白酶受热(60℃左右)和酸的作用易于破坏失效,而在碱性溶液中作用较强。不宜作煎剂,也不宜蒸煮和烘烤。易散或丸剂。
【药理作用】
1、雷丸含雷丸素,为糖蛋白巯基酶,其最适pH为7~8,最适温度48℃;并含有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5%~30%雷丸浸出液可使自然排出的绦虫节片死亡,其驱绦虫作用系通过蛋白酶使虫体蛋白质分解、破坏,虫头不能附肠壁而排出;50%雷丸乙醇提取物有抑制蛔虫的作用;在含5%雷丸煎剂的培养液中,5分钟可使大部分阴道毛滴虫虫体颗粒变形;雷丸多糖对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还有明显抗炎作用;雷丸素肌内注射或口服对小鼠肉瘤180及Walker-256均有抑制作用。
2、历代本草均称其有小毒。因雷丸服用量较大,毒副反应小,仅偶见患者有恶心、上腹部不适,且出现时间短暂,故本书不再谓其有毒。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