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外用
【中药毒性】
有毒,
【性味归经】
性味:铅粉味辛,性微寒。有毒。
1、《本经》:“味辛,寒。”
2、《药性论》:“味甘、辛,无毒。”
3、《医学入门·本草》:“味辛,寒,有毒。”
4、《长沙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5、《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归经:归心、肝经。质重镇敛。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铅粉有消积杀虫,坠痰镇惊,拔毒祛腐,收湿敛疮。
主治:主治小儿疳积,虫积 腹痛, 呕吐,泻痢,惊风,疟疾,痈疽疮疡,瘰疬,丹毒,湿疹疥癣,烧烫伤,狐臭。
1、《本经》:"主伏尸毒螫,杀三虫。"
2、《别录》:"去鳖瘕,疗恶疮,堕胎,止小便利。"
3、《药性论》:"治 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
4、《日华子》:"治痈肿瘘烂,呕逆,疗癥瘕,小儿疳气。"
5、《补遗药性赋》:"敛金疮,治眼暗。"
6、《医学入门·本草》:"治疮中出水,汤火,干湿癣疮,及股内阴下常湿痒且臭,小儿疳疮,耳后月蚀,诸狐臭。"
7、《纲目》:"治食复,劳复,坠痰消胀;治疥癣狐臭,黑须发。"
8、《医林纂要·药性》:"软坚行痰,杀虫镇惊。"
9、《本草求真》:"专能止痛生肌。"
10、《本草求原》:"治无辜疳痢,赤白痢,杀寸白蛔虫,血心痛,鼻衄,齿衄,坠扑瘀血,接筋骨。"
【药理作用】
铅粉能使蛋白质沉淀而起收敛、抑制分泌的作用。
成人经口致死量为40-50g,豚鼠口服MLD约1.0g/kg;家兔静脉注射致死量为4mg/kg。
【注意事项】
脏腑虚寒及孕妇禁服。铅粉有毒,不可持续服用,以防蓄积中毒。
1、《纲目》:雌黄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黄而色黑,盖相恶也。”
2、《本草经疏》:“ 脾胃虚弱者不宜用。妊妇忌之。”
【用量参考】
内服:研末,每次0.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熬膏贴。
【附方】
1、治小儿脾泄不止。红 枣二十个,去核,将官粉入内,以阴阳瓦焙干,去 枣研粉。每服一至二分,米汤下。(《孙真人集效方》)
2、治小儿内疳,下痢不止,昏沉多睡。胡粉半两(微炒), 黄连末一分(微炒), 青黛半两, 麝香一钱。上为细末,以猪胆一个,取汁和丸,如黄米粒大。每服五丸,以粥饮下,不拘时候。(《圣惠方》胡粉丸)
3、治小儿疳痢,渴不止。胡粉(研)半两,鸡子一个。将鸡子打头上破如钱眼大,入定粉于鸡子壳内,以纸糊定,用水一升入铫子内,慢火煮熟,取出去壳。每服与梧桐子大哺之,一日三五度。(《圣济总录》胡粉丸)
4、治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解毒和胃。 甘草二两,(铅)粉一两,蜜四两。上以水三升,先煮 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匀,煎如薄粥。温服一升,愈即止。(《金匮》 甘草粉蜜汤)
5、治热毒恶疖,及诸疮肿。胡粉一两, 黄连一两,水银一两(与胡粉同研令星尽), 糯米二十粒, 赤小豆十四粒。上为末,以 麻油和诸药,并水鞭调令匀。薄薄涂之。(《圣惠方》胡粉散)
6、治痈疽发背恶疮。光粉二两,真 麻油三两。慢火同熬,更换柳枝频搅,至滴水成珠,入白胶末少许,徐徐倾入瓷器内,以水浸二日,油纸摊贴。(《仁斋直指方》神应膏)
7、治发际疮,初生如黄米大,或痒或痛。 龙骨、 乌贼鱼骨(去甲)、胡粉各半两,铅丹、蛤粉等分。上同炒变色,掺疮上,水即出。(《圣济总录》铅丹散)
8、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热疮。 黄连一两, 蛇床子二两(微炒), 黄柏二两,胡粉半两(炒令黄色)。上为散。若头上身上生疮,以生油调如泥涂之;若面上生疮,以猪脂和涂之。(《圣惠方》 黄连散)
9、治黄水疮,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1、铅粉一两(水调摊碗内,艾熏五七次,以粉黄色为度),轻粉一两。上为末。用 麻油炸槐枝稍枯,去滓取油,调敷患处。(《外科大成》二白散)
2、铅粉(炒)、 槐花(炒)各等分,老松香一两,银朱四钱。上为末。纸卷成条, 麻油浸透,火燃着,一头滴下油药,以器接之,用调前药,涂敷患处。(《外科大成》二合散)
10、治气疬疼痛及热毒结核,或多烦闷,热而不寒者。牵牛子末一两,胡粉一钱,大黄(蒸末)二钱,朴硝(炼成粉)三钱。上为散。鸡鸣时,以井华水调服三钱匕,以利为度,不利再服。(《圣济总录》鸡鸣散)
1、1、治臁疮不问久近,腐烂至骨。 龙骨(煅)、铅粉、铅丹各一两。上为末,香油或桐油调,油纸夹隔。须先以 葱、椒煎汤洗净,然后贴上,次日翻过贴。(《明医指掌》隔纸膏)
1、2、治婴儿脐疮不愈,风气传入经络,变为痫疾者。川 黄连一分(别为末),胡粉(别研)、 龙骨(烧灰,别研)各五钱。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敷脐中,时时用。(《幼幼新书》引张涣方)
1、3、治阴下湿痒,又痿弱。白粉、 干姜、 牡蛎各三分。上研粉,盛疏布袋中扑之佳,此大验。又方加 麻黄根三两。(《外台》引张文仲方)
1、4、治妒精阴疮。铅粉二钱,银杏仁七个。铜铫内炒至杏黄,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濒湖集简方》)
1、5、治漆疮。杭粉一两, 石膏三钱,轻粉五钱。上药各为末。 韭菜汁调敷,纸盖;如无菜汁,凉水调敷。(《外科正宗》三白散)
1、6、治干癣痒不止。胡粉、 黄连、 蛇床子、 白蔹各半两。为末。面脂调涂,湿即干贴之。(《圣惠方》胡粉散)
1、7、治鹅掌风及血风等疮。桕油、牛油、香油各一两,黄蜡一两,银朱一两,铅粉二钱, 麝香二钱。成膏。搽患处,火烘之,以油干为度。(《外科大成》三油膏)
1、8、治 杨梅结毒。 麻油二斤。熬至点水成珠,续下杭粉十三两,搅匀成膏。倾入水内,片时取起,摊用。(《外科正宗》单油膏)
1、9、治天疱疮。定粉五钱(煅为末), 丝瓜叶(捣汁)半 茶钟,轻粉五分(为末),雄黄三钱。将定粉、雄黄、轻粉共研细末,将 丝瓜叶汁调涂疮上。(《洞天奥旨》定粉散)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