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

【中药毒性】

有毒,具有肝毒性。

【性味归经】

性味: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

1、《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2、《岭南草药志》:“味微甘,性凉。”

3、《广西本草选编》:“甘、苦。”

4、《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凉。”

归经:归肝、胆、胃经。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燥湿中药鸡骨草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

主治:黄疸型肝炎,小便刺痛,胃脘痛,风湿骨节疼痛,跌打瘀血肿痛,乳痈。

1、《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3、《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5、《广西本草选编》:“活血散瘀。”

【药理作用】

鸡骨草煎剂可显著增强家兔离体回肠的收缩幅度及麻醉兔肠管张力,并对Ach所致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鸡骨草粗皂苷对CCl4所致的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鸡骨草根煎剂能增强小鼠游泳耐力。鸡骨草对淋巴细胞有促转化作用。鸡骨草还有抗生育活性。

【注意事项】

鸡骨草种子有毒,用时须摘除豆荚,以免中毒。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附方】

1、治黄疸。鸡骨草60g,红 枣七八枚。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2、治外感风热。鸡骨草60g。水煎,日分2次服。(《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瘰疬。鸡骨草3000g, 豨莶草2000g。研末,蜜丸,每丸重3g。每次2丸,日服3次,连服2-4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4、治蛇咬伤。鸡骨草(去骨)30g。煎水饮之。(《岭南草药志》)

【临床报道】

1、治疗肝炎:鲜鸡骨草120g(干品60g),加 红糖60g,分2次煎服,儿童减半,每日1剂,至症状消失为止。治疗70例各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儿童疗效尤佳,对慢性者似无效。

2、治疗泌尿系结石:

1、用结石通片(鸡骨草、广 金钱草、 石韦、 玉米须等组成)每次口服6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临床观察100例,总有效率84%,显效率60%,能明显改善症状,使尿中红、白细胞明显减少,对肾结石、输尿管及膀胱结石均有显著疗效。

2、用结石通片每次5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儿童剂量酌减。治疗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39例,结果对腰痛及尿血等症状疗效极佳,患者服药后最早1天,最多3-5天即可使血尿和疼痛消失;对砂样、 绿豆大的结石,一般药后1周即可排出,但对病程长、较大的结石则无法排出。


婆罗子
荠菜花
蔷薇根
龙葵子
茄花
水杨梅根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