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沙参10g 麦冬15g 玉竹10g 生地黄30g 冰糖适量
【用法】前4药水煎,汤成,去渣,加冰糖溶化服。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气分热邪渐解,胃阴受伤,口干舌燥,舌苔干燥。
【证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热在气分,投以汗、下诸法,气分热邪渐解,唯存胃津被劫,口干舌燥,成为胃阴亏损机理。
【病机】胃阴亏损。
【治法】甘寒生津法。
【方义】此方是清养胃阴的代表方。所用五药都有甘寒生津作用,对热在气分,汗下以后,热邪渐退而胃阴未复者,比较合适。方用沙参、麦冬、玉竹、冰糖滋肺胃阴津,生地滋养肾阴,展示了以治胃为主兼滋肺肾的配伍形式。胃阴受损而兼滋肺肾,是因三脏都与水液盈虚有关。
【应用】以热病后期,热退身凉,唯见口燥咽干,舌苔干燥为其辨证要点。阴虚较甚,可加玄参;余热未尽,可加知母。
【歌括】
益胃生津用沙参,生地麦冬玉竹群,
冰糖适量同和服,胃津受劫此方寻。
通络活血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十补丸(《济生方》)
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通肝生乳汤(《傅青主女科》)
雷氏清凉涤暑汤(《时病论》)
三石汤(《温病条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