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痹汤(《杨氏家藏方》)

【组成】

羌活 防风 姜黄 赤芍 当归(酒浸一宿) 黄芪各45g 甘草15g

【用法】

每服15g,水2盏,生姜5片,同煎至1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

1.风湿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难。

2.手足冷痹,腰腿沉重,手足无力。

【证析】

此证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感而至,病位在于经络,病性偏寒。是湿痹经络,血郁气滞的致病机理。风寒侵犯肢体,津凝为湿,血运不利,筋脉受邪,挛急而呈项背疼重,或湿痹四肢而呈手足无力。

【病机】湿痹经络,血凝气滞。

【治法】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法。

【方义】治疗此证,法当祛风泄邪,活血通络。方用羌活、防风祛风胜湿,逐邪出表,宜通气机;当归、姜黄、赤芍活血通络,宣其血痹。姜黄尤擅治疗肩臂疼痛,令血行畅则经络通,经络通则疼痛解。方名過痹,实即消除闭塞之意。佐黄芪、甘草益气固表,预防风去复来,实于散风之中寓有御风之意,其中甘草又可缓急止痛,不可不知。

《魏氏家藏方》痹汤,治气弱当风饮吸,风邪客于外,饮湿停于内,风湿内外相搏,体倦舌麻,甚则恶风多汗,头目昏眩,遍身不仁。于本方加白术、附子、薏苡仁,温阳散寒、除湿婚痹之功更著。

《济生方》痹汤较本方少防风一味,祛风力量较弱。

【应用】本方以治项臂疼重,举动艰难为主,下部腰腿沉重,效果不如魏氏痹汤。

【歌括】

蠲痹祛风有羌防,活血归芍与姜黄,

芪草益气防再犯,臂痛艰难此堪尝。


橘核丸(《济生方》)
通气散(《医林改错》)
四磨汤(《济生方》)
五磨饮子(《医便》)
六磨汤(《证治准绳》)
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