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手足厥逆。
副症:面色苍白,畏寒或头痛,或腰酸背痛;或四肢骨节冷痛:或腹部拘急疼痛,背部及腰身冷;或妇女少腹冷痛,痛经或月经不调。
舌脉:舌质淡白,苔薄白而润,脉细欲绝,或弱细或细涩。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二项。
(3)多有平素气血亏虚,禀賦不足,或年老体衰,阳气虚弱而感受寒邪的病史。
【证候分析】
本证多由平素营血不足,外受寒邪,气血被寒邪所遏,运行不畅所致。血少寒郁则脉道不通,阳气内陷,不能外达于四末,则手足厥冷、畏寒:血虚寒凝不能上荣于头面则面色苍白、头痛:寒邪凝滞于经络则四肢骨节疼痛或腰背痛;血虚寒凝不能温煦濡养于内则腹部拘急疼痛;部训及腰身冷,寒邪凝结于胞宫血行不畅而致月经不调或痛经;血虚不能上荣于舌则舌淡白,有虚有寒则苔薄白而润,血虚脉道不充则脉微细欲绝。
【治疗法则】
养血散寒、温通经脉。
【代表方剂】
当归四逆汤。
【方药加减】
血虚寒凝兼里寒证:手足厥逆兼干呕、吐涎沫、或头痛者,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寒痹:手足凉,四肢关节疼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以当归四逆汤合三痹汤治之。
血痹:以四肢肢端麻木刺痛为主,伴有手足不温,以对称多见,亦可发于单肢,可用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
痛经:经行期间手足不温,小腹冷痛,或在月经后期按之、得温可减,经量少色暗,可用当归四逆汤合温经汤。
【类证鉴别】
寒厥证与厥阴血虚寒厥证:二证本质均为虚寒证,都以手足逆冷,脉微欲绝为主症。但寒厥证为阳气衰微,阴气内胜,故兼有但欲寐、下利清谷等全身虚衰之征。而厥阴血虚寒厥证,为血虚寒凝、四肢寒冷,但无全身虚衰之象。
脏厥证与厥阴血虚寒凝证:均有四肢厥冷的主证。但脏厥者,阳气衰微至极,除四肢厥冷之外。全身肌肤寒冷如冰,若虚阳外越可有躁扰不宁;而厥阴血虚寒凝证之手足厥冷,不至达到如此程度。
胃阳不足饮停证与厥阴血虚寒凝证:亦均以四肢厥冷为主证,但胃阳不足饮停证,乃胃阳不足、水饮内停、阳气不能外达四末所致,伴有口不渴,心下悸小便不利之证。厥阴血虚寒凝证,乃寒凝血脉不通所致,并无水饮内停之象。
【现代研究】
本方的应用范围颇广,凡证属血虚寒凝、脉络痹阻,以本方为主加减治之,都有疗效。据报道可用于以下疾病:
肢端紫绀症、肢端感觉异常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旋前圆肌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寒瘀头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症,运动性癲痛、拘挛症、消化性溃疡?⑽妇仿巍⒓毙缘ㄏ逖住⒏窝缀笞酆现ⅰ⑾肮咝员忝亍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