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验方

患者许某某,女,33岁,因“未避孕1年未孕,子宫内膜息肉术后3月”于2019年8月14日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周期25d,经期6~7d,经量中等,色鲜红,夹血块,经期第1天腹痛,尚能忍耐。

男方精液常规正常,女方月经第2天空腹查性激素处于正常水平,2019年3月6日月经干净3d行B超下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宫腔占位,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大小约1.3cm×1.0cm)。

2019年4月26日于我院行日间宫腔镜手术切除息肉,术后病理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3周期。术后3月复查宫腔三维B超:宫腔占位(1.2cm×0.8cm)。末次月经:2019年8月03日。

刻下:月经周期第12天,未见明显锦丝带下,少腹隐痛,易疲乏,纳不香,夜寐不安,睡眠浅,尿频,夜尿1~2次,大便质偏稀不成形,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根白腻,脉细濡。基础体温监测(BBT)示双相,温度偏低。

中医诊断:癥瘕病,不孕症;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原发性不孕症。

辨证:属心肾阳虚,气化不足,瘀滞胞宫,发为癥瘕。

经间期以温补心肾,助阳化气论治,

方选温阳化气方加减

处方:肉桂5g,桂枝10g,生姜5g,茯苓10g,丹皮9g,赤芍10g,黄芪15g,白术15g,川续断10g,菟丝子10g,琥珀粉3g,鹿角片3g,黄连3g。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8月21日二诊,患者疲乏稍有改善,仍感烦躁不安,乳微胀。BBT示高温相波动,属经前期,治以补肾助阳,宁心安神。

前方加减进退,处方:去生姜,加莲子心5g,酸枣仁10g。9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8月30日三诊,患者月经将至,BBT高相,温度偏低,属行经期,调整治法为理气活血,通瘀调经。

方选加减通瘀煎,处方:当归10g,生山楂10g,香附9g,红花6g,乌药6g,青皮5g,广木香9g,赤芍10g,泽兰叶10g,川牛膝10g,桃仁6g。7

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此后运用补肾调周法调理2个月经周期,28d一行,经期7d,经量中等,经行腹痛缓解。2019年10月复查宫腔三维B超提示子宫内膜正常。2019年11月月经逾期未至,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现已自然分娩一子。

按:夏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与《灵枢》中所论石瘕十分相似,寒邪与正气相搏结,正气不荣,恶血乃起,瘀而内着,息肉生焉。该患者婚后未能受孕,因心肾阳虚,寒邪客于胞宫,胞宫失于温煦,故症见经行腹痛,经间期锦丝带下甚少;心主血脉,主不明则血道不通也,故见血瘀征象;肾阳不足,则夜尿频;脾阳亦不足,症见大便质稀不成形,舌淡胖,边有齿痕。经间期为重阴转阳之期,方中以肉桂为君药,通阳化气,通血脉,消冷积;桂枝温通心阳,调节人体一身阳气;黄芪、白术补气健脾,气旺血行;川续断、菟

丝子,重在温补肾阳;再入琥珀粉活血散瘀,镇静安神。二诊患者处于经前期,情绪焦虑,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方中去生姜,加入莲子心、酸枣仁等宁心安

神之品,心安则神明。三诊时患者处于行经期,此期为重阳转阴,气血活动最显著时期,重在活血化瘀,促进转化,方选加减通瘀煎,方中当归、红花、生山楂

以通瘀;瘀之所化亦赖乎气,血之运行赖乎气,气行则血行,方中乌药、香附、木香、青皮之属,理气行滞,活血通经;泽兰叶有活血、利水之功,可消癥瘕;全方共奏活血调经,利水通瘀,保证子宫内膜瘀浊及水液的排净。此后灵活运用调周法,抓住经间排卵期和行经期阴阳转化之期,因势利导,以获良效。


经行发热验方_李今庸
经行头痛验方_李今庸
经行浮肿验方_李今庸
经行便秘验方_李今庸
经前乳房胀痛验方_张灿狎
经行吐血验方_班秀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