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30岁,已婚,护士,2017年1月5日初诊。
主诉:月经错后3年,未避孕未孕半年。
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周期规律。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错后,月经周期60~90天,经期5天,量少、色暗、夹血块,经行第1天腹痛,血块排出后腹痛缓解。末次月经时间为2016年12月13日。未避孕未孕半年,夫妻性生活正常,男方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刻下症见腰膝酸软,下腹凉,胸胁时有刺痛,纳可,多梦,舌暗,苔白,脉沉细。妇科检查示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后位,大小、活动正常,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白带常规未见异常。盆腔超声检查示内膜厚0.9cm,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内科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性不孕症。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全不孕。
辨证:肾虚血瘀。
治则:补益肾气,化瘀通经。
处方:菟丝子12g,覆盆子12g,女贞子12g,生紫石英10g,鹿角霜12g,丹参10g,鸡血藤12g,赤芍12g,当归12g,郁金12g,土鳖虫10g,苏木10g,生甘草3g。14剂,颗粒剂水冲服,每日1剂。
二诊(2017年1月19日):于2017年1月17日月经来潮,量中,色暗,有血块,伴经行腹痛。腰膝酸软及下腹凉较前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沉滑。
于原方基础上加泽兰12g、路路通12g、川牛膝12g以活血通经。同时于经期第5天开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5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5天。在神阙穴予温炙器炙法治疗20分钟,以温经散寒、通经止痛。
三诊(2017年1月26日):超声监测卵泡,提示未见优势卵泡生长。患者仍有腰酸,原方基础上加桑寄生、续断各15g,继续服至月经来潮。
四诊(2017年3月30日):月经分别于2月22日、3月27日来潮,量中,色红,无明显经行腹痛,腰腹凉较前减轻。在口服原方中药的基础上,于经期第5天开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10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5天。嘱其于月经第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
五诊(2017年4月13日):患者于4月10日超声检查示内膜厚0.88cm,左卵巢无回声区大小为2.5cm×2.3cm×1.8cm。现基础体温升高2天,患者时有腰酸,疲倦乏力,纳少,无其他不适,予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以固肾健脾。
六诊(2017年4月27日):患者停经31天,基础体温升高14天,P40ng/mL,HCG285.9mIU/mL,E2500pg/mL。2周后超声提示宫内早孕。按语: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学“不孕”“月经错后”“闭经”及“崩漏”的范畴。本案患者以月经错后及求子为主诉。康教授认为,“经水出诸肾”“肾主生殖”,肾虚是本病的主要因素,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故肾虚可导致天癸迟至及不孕。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诸多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致瘀血积于胞中或阻滞胞脉,则致月经停闭、稀发甚至难以摄精成孕。故本案患者以补肾活血为治法。
方中覆盆子、女贞子补肾阴、充养天癸;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互根,真阴不足当以火求之,方中用菟丝子补阳益阴、阴阳双补;鹿角霜、紫石英温肾助阳;以上药物合用共奏滋补肾阴、温补肾阳之效,则肾中水火互济,化生不竭。方中以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养血活血、祛瘀通经;郁金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土鳖虫入肝经血分,性善走窜,能破血逐瘀而消积通经,与苏木合用,以加强祛瘀通经之效;生甘草以调和诸药。该方寓补益于祛邪之中,组方缜密,药用精当。
古人有云“调经为女子种子紧要也,而经本于肾,调经之法,必先补肾,且贵流不贵滞”。傅青主亦提出“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皆有子之道也”。故种子必先调经,而调经重在补肾,贵在养血,功在疏通。患者正值经期,中药于原方基础上加大活血力度,同时予神阙、子宫等穴位艾灸以温经散寒活血。患者有迫切生育的需求,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枸橼酸氯米芬是一线促排卵药物,临床可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比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的效果好。
胎动不安验方_夏桂成
胎漏验方_夏桂成
胎漏验方_夏桂成
胎漏验方_夏桂成
胎漏验方_夏桂成
胎漏验方_夏桂成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