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验方

患者,女,60岁,病案号:0609159。2006年9月29日初诊:活动后气短8年余,善叹息,伴眩晕,唇紫,口淡乏味,自汗出,心烦多梦,入睡困难。舌略暗,苔厚腻微黄,脉沉涩而结。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自述控制良好。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前壁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远端狭窄75%。

以苓枳汤加减:茯苓10g,杏仁10g,陈皮10g,炒枳实10g,丹参30g,檀香3g(后下),砂仁3g(后下),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山茱萸10g,节菖蒲3g,远志6g,炒酸枣仁15g,生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2006年10月27日二诊:服上方25剂,气短发作减少,可进行一般日常活动,入睡良好,醒后难再寐,时有心慌胸闷,久视眩晕,舌暗苔薄白,脉沉细结,

以安心汤加减:党参10g,麦冬20g,五味子10g,山茱萸10g,炒酸枣仁15g,柏子仁6g,丹参30g,生地黄30g,淮小麦30g,节菖蒲6g,桂枝3g,炙甘草6g,大枣6枚为引。水煎服,日1剂。

2006年11月22日三诊:服上方20余剂,心慌、眩晕减轻,寐可,但每天早晨五时许身热汗出。舌淡暗,苔白厚,脉沉细涩。

仍以上方增损:党参10g,麦冬20g,五味子10g,山茱萸10g,丹参30g,降香6g,细辛3g,桂枝6g,节菖蒲3g,炒酸枣仁20g,淮小麦30g,炙甘草6g,大枣4枚为引。水煎服,日1剂。

按:此乃饮邪上犯,胸阳不振,兼心气不足,心血瘀阻,阴阳失调之证,以苓枳汤去桂姜以宣利水湿,生脉散加山茱萸益心气,丹参饮养血活血散瘀,节菖蒲、远志祛湿化浊,通脉透窍,酸枣仁养心安神。再诊,饮邪渐化,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心神欠安,以安心汤益气养心安神,丹参活血通心脉,重用生地黄以逐血痹,节菖蒲、桂枝少许,辛温通阳,水饮无由再生。三诊,心气渐充,胸阳来复,心神渐安,心脉顺畅,继以上方去生地黄,加降香、细辛辛温通窍活血而收功。


验方_李士懋
验方_李今庸
腹部膨大验方_李今庸
抑郁症验方_王琦
抑郁症验方_徐经世
抑郁症验方_徐经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