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73岁,初诊日期:2014年
11月10日。发病节气:立冬后3天。
【首诊】
主诉:间断胸闷、胸痛3年。
现病史: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发生间断胸闷、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样疼痛,伴心慌、烦躁易怒,持续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脑梗塞”病史4年,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年。
辅助检查:(2014年10月于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冠脉CT示:LAD(前降支)斑块形成,50%狭窄,D2(第二对角支)狭窄75%,RCA(右冠)狭窄75%。
刻诊:间断胸闷、心前区疼痛,乏力,腹痛,下肢水肿,口干唇燥,寐可,二便调。舌脉: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细。
中医诊断:胸痹(气虚痰瘀互结)、消渴(气虚痰浊中阻);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
治法:补气祛痰、活血化瘀。
方药:养心活血汤加味: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瓜蒌皮30g,薤白20g,黄精15g,马齿苋30g,骨碎补18g,地龙15g,银杏叶10g,水蛭6g,桑叶10g,黄连6g。
12剂,每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日1剂。
二诊(2015-4-15),服上药后胸闷、胸痛、心慌症状减轻,发作时间减短,发作次数减少。舌脉:舌胖,齿痕不明显,苔薄腻,脉弦细。
拟效不更方,加红景天10g,山萸肉15g,葶苈子15g。6剂,每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日1剂。
三诊(2015-4-29),服上药后胸闷、胸痛、心慌症状基本消失,乏力,腹痛,下肢水肿,口干唇燥等症状也明显改善,舌体适中,苔薄白,脉缓。
原方再服6剂。症状未再反复,复查冠脉CT示,原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明显改善。
随访(2015-5-10),于解放军323医院复查冠脉CT:LAD(前降支)20%~30%狭窄,D2(第二对角支)多发结节样钙化斑,LCX(回旋支)近中段可见弥漫性混合性斑块,RCA(右冠)10%~30%狭窄。
按语:
雷老认为胸痹心痛病发病不仅有“痛”,也会有“闷”,病理产物不仅有瘀血,也会有痰湿,其病机演变特点:患者老年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等病史,形体肥胖,脾不健运,痰湿积聚,气机不利,瘀血内生,痰浊瘀血搏结,痹阻不通,不通则痛,痹着于血脉,则发生血脉粥样硬化[1]。该患者糖尿病30余年,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在初诊时,冠脉CT显示,有双支病变,结合舌脉主症,辨证为中医胸痹病、消渴病,气虚痰瘀互结证,经雷老经验方养心活血汤加味,养心活血汤补益气阴、祛痰化瘀,加上瓜蒌皮、薤白宣痹宽胸,地龙、水蛭等虫类走窜而通痹,银杏叶、红景天活血化瘀,马齿苋、桑叶、黄连等清热解毒、燥湿祛浊,黄精、骨碎补、山萸肉补气通经。经治疗,患者痹通痛除,且复查冠脉CT显示,原狭窄血管较前明显改善,斑块减少。说明按雷老痰瘀互结理论辨证准确,祛痰活血化瘀治疗,可以消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斑块。
紫斑验方_李今庸
紫斑验方_李今庸
紫斑验方_李今庸
过敏性紫癜验方_段富津
多汗验方_王琦
糖尿病验方_王琦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