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黄芪30g,炮附子15g,细辛9g,麻黄9g,桂枝15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痹证,辨证属阴盛阳衰,风寒外袭。症见痛无定处,夜晚尤甚,喜暖喜按,遇冷加剧,面色青黄,恶寒无汗。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浮迟。临床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方中麻黄解表散寒止痛;细辛温经止痛;附子助阳镇痛。三药合用,有阳回痛止的功用。再加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祛寒通络。本方证之疼痛乃肾阳衰微,机体失于温煦,寒邪束表,卫阳不布,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等原因所致。唐老常以此方治疗头痛、身痛、四肢关节疼痛等症。随证加减:牙痛兼有热者加石膏;风湿性疼痛者加白术、防风、大剂黄芪;血管性疼痛者加川芎、当归、红花;病在上肢者加桂枝;病在下肢者加川牛膝。
【验案】杨某,女,30岁,1980年11月11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忽感双手指呈针刺样疼痛(原因不明),发凉,麻木,色呈苍内。服中药多剂无效,诸症日渐加剧。症见: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双手冰冷,色呈尸体样苍白,剧烈疼痛,夜难人眠,疼稍止即沉困麻木,尺、桡、肱动脉均消失,室温19T:下上肢温度左手21T:、右手22弋,舌淡苔白多津。此属肾阳不足,寒邪外侵,卫外功能低下,风寒袭于脉络,导致气血不畅,疼痛乃作,发汗祛邪则阳气愈虚,温肾壮阳则邪不外解,非助阳解表之剂,难建回阳祛邪之功。上方服药两剂,疼痛减轻,温度上升,双手微汗出,夜能人眠。继服上方加当归15g,此方共服8剂,疼痛消失,温度升高,色变红润,脓、尺、桡动脉均能触及,但尺、桡微弱,皮肤温度,室温17丈下左手27.5冗、右手27.5T:。临床治愈。
〔唐祖宣,许保华,黄永奇,等.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床辨证运用[J].河南中医,1984(3):24-25〕
阳痿验方_周仲瑛
阳痿验方_周仲瑛
阳痿验方_周仲瑛
阳痿验方_周仲瑛
急性肾炎验方_李振华
慢性肾盂肾炎验方_李振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