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验方

【基本资料】

毕某,女,时年74岁,初诊:2021年2月20日。

患者2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频繁腹泻的症状,行胃肠镜检查,提示:结肠憩室。患者多方求治,辗转于各大医院,接受过中医、西医等治疗,收效寥寥。

【首诊证候】

症见:便溏,呈稀水样,多夹有不消化食物;一日解稀便5-6次,无法自制,外出时需要穿戴成人纸尿片;每日头晕、乏力,无天旋地转感,体温偏低,平日维持在35.3℃左右,畏冷,接触冷水或稍食水果后则腹泻加重,睡眠困难,纳食可。舌淡暗,苔薄黄,脉细涩,寸脉先跳,关脉略动。

辅助检查:胃肠镜示:结肠憩室。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泄泻(虚寒痰湿挟热)。

考虑病属于阳气不足、厥阴虚寒、脾湿胃热所致,脏腑病位在肝、脾、胃、大肠。

西医诊断:慢性腹泻(胆囊切除术后)。

治法:温阳散寒,祛湿清热,缓肝调脾。

处方:乌梅丸、葛根芩连汤、归一饮加减。熟附子3g、干姜5g、炙甘草10g、川牛膝10g、乌梅10g、黄芩10g、葛根30g、黄连5g、细辛3g、猪苓10g、泽泻10g、法半夏15g、苍术10g、防风5g,香附10g、五指毛桃30g,共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针刺:平衡针法针刺双侧太溪穴、合谷穴。

其他:嘱患者多晒太阳,注意清淡饮食。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2月27日

患者面带喜色,告知腹泻明显好转,次数减少为一日3次,且已无大便失禁,基本可以自我控制;头晕大减,畏寒好转,体温上升至36.1℃。脉仍细涩,双寸先跳,厥阴脉动,太阴脉显形。考虑患者脾虚湿盛,遂予加佩兰10g,以增健脾化湿之力。

三诊:2021年03月25日

患者诉大便已可成形,一日2次,已无眩晕、乏力等不适,体温维持在36.3℃左右。


血管神经性头痛验方_胡水勋
更年期综合症验方_胡水勋
神经性耳鸣验方_胡水勋
冠心病验方_胡水勋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胡水勋
换气过度综合征验方_胡水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