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炙鳖甲12g,土鳖虫5g,失笑散15g,生黄芪20g,南沙参12g,北沙参12g,天冬10g,漏芦15g,红豆杉树皮20g,山慈菇15g,泽漆12g,胆南星10g,炙僵蚕10g,猫爪草20g,露蜂房10g,白花蛇舌草20g,羊乳15g,仙鹤草15g,鸡血藤15g,薏苡仁20g,鬼馒头15g,灵芝5g。
【功效】扶正抗癌,化痰消瘀,清热解毒。
【主治】脑瘤,属热毒痰瘀蕴肺者。症见疲劳,视力模糊,大便次数多而不稀,舌质暗、体胖、边有齿痕,苔淡黄腻,脉细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方证虽有肝肾不足证候,但以热毒痰瘀互结、气阴两伤为主,标急本缓,先采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治法,后期融人补益肝肾之品。周老认为,脑瘤的病位虽然在脑,但与肝、肾、脾等脏腑有关,三脏功能失调,可内生风、痰、瘀、毒诸邪。其中肝肾亏虚为脑瘤的发病基础,而风与脑瘤的发病有着重要的联系。临床将其归纳为痰蒙清窍、瘀阻脑络、虚风内动、热毒内蕴、气阴两虚、阳虚阴盛等6种证型,6型多相兼为患,故倡导复法大方调治。其指出,在治疗脑瘤时,首先应立足于辨证,证同治亦同,证变治亦变,这也是周老治疗脑瘤的基本原则。临证加减:若头痛剧烈,可加虫类药搜剔之品,如全蝎、白僵蚕、地龙、蜈蚣等以通络定痛;若头痛如锥刺屈瘀重者,加抵挡汤等药物破血行瘀;若肢体麻木、功能障碍者,多加鸡血藤、姜黄、怀牛膝化瘀通络、行气活血;呕吐甚者,配用旋覆花、代赭石、橘皮、竹茹、姜半夏等。胶质细胞瘤常配伍天南星、全蝎、制白附子、露蜂房、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等;脑膜瘤常配伍莪术、石见穿、煅牡蛎、山慈菇等。转移瘤源于肺者,配泽漆、山慈菇、猫爪草、狗舌草、浙贝母、羊乳、鬼馒头、红豆杉树皮等;源于肝者,配半枝莲、茵陈、白花蛇舌草、醉浆草、龙葵、水红花子、石见穿;源于乳腺者,配香橼、漏芦、王不留行、八月札等。
【验案】患者,男,63岁,2003年9月18日初诊。当年6月18曰晚突发头痛,住院多次经MRI检查发现脑内多发性占位,右上肺低分化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已进行放化疗治疗1个疗程。目前自觉症状不多,稍疲劳,视力模糊,纳可,大便次多而不稀,舌质暗、体胖、边有齿痕,苔淡黄腻,脉细滑。证属热毒痰瘀蕴肺。拟从扶正抗癌,化痰消瘀,清热解毒为法。处方:上述经验方8。每日1剂。
2004年3月11日二诊:头痛不显,间有头昏,觉疲劳无神,腰酸,微咳,痰多色白,咳吐不利。最近复査CT3次均提示:脑部病灶缩小,肺部病灶无变化。仍以前法加减出入。
2005年5月11日三诊:诉体重较去年增加4kg。最近复查脑CT示:颅内病灶消失,肺部病灶同前,仍常见疲劳乏力,无胸闷,稍咳嗽,尿频,夜寐易醒,仍守前方加入补益肝肾之品,目前患者情况良好。
〔霍介格,顾勤.周仲瑛治疗脑瘤经验[J].中医杂志,2007,48(5):398〕
癔症验方_何任
贲门失弛缓症验方_张琪
验方_张学文
验方_张学文
验方_徐景藩
慢性胰腺炎验方_王绵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