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不振,胃燥失和证
患者,女,37岁,2008年12月25日就诊。慢性
糜烂性胃炎7年余,近日加重。现胃脘隐痛,烧心,反
酸,无呃逆,纳后胃胀,喜热食,胸闷易怒,手足心热,
口干,咳嗽,便干,眠差多梦,头痛,月经量少、色暗。
舌淡暗、苔少,脉沉滑。
辨证为中阳不振,胃燥失和;
治以温中健脾,安胃和中。
方药:太子参25g,白术
15g,炮姜10g,砂仁10g,海螵蛸20g,川贝10g,
花粉15g,白芷10g,山奈10g,降香10g,半夏曲
10g,当归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药后1周饮食量增加,烧心反酸减轻,手足心热及睡眠好转。现烧心稍作,胃偶痛,便干;舌淡苔少,脉象沉滑。上方去山奈、降香,加肉苁蓉、肉桂。继服14剂后,诸症好转,烧心反酸基本消失,胃痛已无,大便正常。舌
淡暗苔水滑,脉象沉滑。将上方炮姜易为干姜,去白
芷,加白芍、茯苓。再服14剂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个月后复查胃镜,黏膜糜烂已全部消失。
按;本案患者阳虚中寒与胃燥并存,治宜温阳散
寒与甘凉润燥并用。患者喜热食、舌质淡暗为虚寒之
象,药用山奈、降香、炮姜温中散寒以止痛;其烧心、
反酸、手足心热、口干、便干为胃燥之征,以海螵蛸、
川贝、花粉养阴润燥,消痈止痛,且可修复黏膜。糜烂
加当归养血活血,白芷消肿排脓。临床多用川贝、花
粉、白芷于外科疮疡之证,将其用于胃体溃疡及糜烂
等损伤的治疗,无异于外科疮疡之所治。此为高老用
药特点,旨在加强生肌敛疮的功效,临床效果极佳。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李济仁
反流性胃炎验方_颜正华
反流性胃炎验方_颜正华
反流性胃炎验方_颜正华
返酸验方_颜正华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李振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