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祛风湿
【性味归经】
性味:接骨木味甘、苦,性平。
1、《新修本草》:“甘、苦,平,无毒。”
2、《品汇精要》:“味厚于气,阴中之阳。臭朽。”
3、《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归经:归肝经。体轻行散。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接骨木有祛风除湿,活血接骨,消肿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腰痛,骨节痛, 水肿,脚气,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筋伤骨折,创伤 出血。
1、《新修本草》:“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为浴汤。”
2、《千金翼方》:“打伤瘀血及产妇恶血,一切血不行或不止,并煮汁服。”
3、汪连仕《草药方》:“行血败毒,洗一切疮疥。”
4、《百草镜》:“治跌扑痈肿。”
5、《现代实用中药》:“为镇痛药。治手足偏风及风湿腰痛,骨间诸痛,四肢寒痛,脚肿,又跌伤骨痛、风疹、汗疹等为浴汤料。”
6、《贵州民间药物》:“祛风,除湿,接骨。”
7、《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筋络,利尿消肿,外用止血。主治风湿痛,跌打损伤,肾炎 水肿,创伤 出血。”
8、《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主治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
9、《河北中草药》:“治瘀血作痛,疮毒,烫火伤。”
【药理作用】
1、镇痛、抗炎作用:
接骨木水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鼠 醋酸扭体反应和 醋酸诱发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接骨木水提物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由右旋糖酐或角又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
2、其他作用:
接骨木水提取物小鼠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可对抗士的宁或咖啡因诱发的惊厥反应。接骨木对小鼠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煎水熏洗;或研末撒;或熬膏涂。
【附方】
1、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1、鲜接骨木120g,鲜 豆腐120g。酌加水、黄酒炖服。(江西《草药手册》)
2、接骨木15g, 桑枝10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2、治肾炎 水肿。接骨木9-15g,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治脚湿气。欧接骨木全株60g,煎水熏洗。(《湖南药物志》)
4、治跌打损伤,骨折。
1、接骨木半两,好 乳香半钱, 赤芍药、川 当归、 川芎、 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末,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挫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
2、接骨木25g, 乳香5g, 当归、 川芎各25g。研细末,每次10g,用酒化贴患处。(《长白山植物药志》)
5、治四肢闭合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急性腰扭伤。接骨木750g, 透骨草、 茜草、 穿山龙各500g, 丁香250g。共熬成膏,涂敷患处(有骨折者应先整复),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6、治产后心闷,手脚烦热,气力欲绝,血晕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接骨木破之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温两服。(《产书》)
7、治创伤 出血。接骨木研粉,高压消毒后,用干纱布压迫2-5分钟。(《全国中草药汇编》)
8、治漆疮。接骨木茎叶120g,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