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驱虫杀虫
【性味归经】
性味:榧子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榧子有驱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优点和 使君子一样,易服用,不足是作用缓和,对做辅药,有缓泻作用,不强,治绦虫要加 泻下药,驱蛔虫可不加 泻下药。
润肺止咳。用的不多。
【药理作用】
榧子含脂肪油,油中主要有 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甘油酯、甾醇。榧子的驱虫成分不溶于水、醚、醇,而溶于苯,故以入丸散剂较佳;对钩虫有抑制、杀灭作用,能驱猫绦虫。
【用法参考】
1、用于绦虫、蛔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榧子甘平质润,气微香而味微甜,驱虫作用较广,其作用虽缓和,但易于服用,且少不良反应。大剂应用时,兼有润肠缓泻之功,有利于排出虫体。可单用嚼服,亦可与同类药 配伍以增强杀虫之力。
2、用于肺燥 咳嗽。榧子甘润,能润肺而“止 咳嗽”(《本草再新》),可单用榧子炒熟嚼服,然药力较弱,宜于轻证。重者须与养阴润肺之品同用。
【注意事项】
榧子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不宜入煎剂。
【用量参考】
宜炒熟嚼服,一次服15g。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