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

【功效分类】

安神

【性味归经】

性味: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

1、《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

2、《饮片新参》:“苦、涩、微甘。”

3、《陕西中草药》:“性平,味甘。”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夜交藤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疮疥癣。

1、《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

2、《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3、《药性集要》:"治不寐、风疮癞。"

4、《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5、《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治贫血,周身酸痛。"

【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作用

夜交藤煎剂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呈协同作用。大鼠睡眠多导图显示总睡眠时间延长,主要是慢波睡眠时相延长,异相睡眠时相缩短。

2、降血脂作用

夜交藤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及TG含量,并使高脂血症鹌鶉的TC含量降低,HDL-C/TC比值明显升高,主动脉光滑,无斑块形成。表明夜交藤有一定的降血脂、抗AS及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1、治虚烦失眠多梦。①夜交藤30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②夜交藤30g,珍珠母30g, 丹参9g。水煎服。(同上)

2、治血虚引起的失眠,神经衰弱及贫血。夜交藤30g, 酸枣仁15g, 柏子仁6g, 龙眼肉9g。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交藤汤)

3、治皮肤瘙痒。夜交藤、 苍耳子各适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药》)

4、治腋疽。 首乌藤、鸡屎藤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报道】

1、治疗精神分裂症夜交藤90g, 何首乌90g,红 枣2-6枚,制成煎剂,每日服1剂,分上、下午2次分服,15日为1疗程。共治疗95例,结果治愈8例,显效47例,进步11例;经随访30例,其中痊愈14例,显效16例,患者病情稳定。

2、治疗疥疮 用法:10岁以上,用夜交藤200g加水1000ml浓煎,每日分2次外洗,为1日治疗量;10岁以下,用夜交藤100g加水700ml。治疗46例,取得满意疗效。病程最长的1年2个月,最短的2天。


石苇
海金沙
冬葵子
葫芦
大豆黄卷
五加皮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