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外用
【中药毒性】
生狼毒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一般多用制品,因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故应严格注意规定剂量。
【性味归经】
性味:狼毒味苦、辛,性平。有毒。
1、《本经》:“味辛,平。”
2、《药性论》:“味苦、辛,有毒。”
3、《本经逢原》:“苦、辛,寒,大毒。”
4、《得配本草》:“入手太阴,兼少阴经气分。”
5、《云南中草药》:“辛,微温。”
归经:归肺、肝、肾经。攻逐破散。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狼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
主治: 水肿腹胀,痰饮咳喘,瘰疬结核,瘕瘕 积聚,虫积食积,心腹疼痛,痔瘘恶疮,疥癣。
1、《本经》:"主咳逆上气,破 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
2、《别录》:"疗胁下积癖。"
3、《药性论》:"治痰饮,瘕瘕。"
4、《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饮食结住,积久稠痰,状粘如胶。攻虫积,利水道,下气,消 水肿,吐痰涎。"
5、《本草通玄》:"主咳逆,治虫疽,瘰疬,结痰,驱心痛。"
6、《云南中草药》:"消积,逐水,止痛。主治 水肿胀满, 便秘,骨折,外伤 出血,跌打损伤,疥癣。"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多种可移植性动物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干燥饮片的水和醇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肺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和灌胃等不同途径给药,在一定剂量下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但以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给药作用较强。其水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是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产生的。狼毒浸出液对T淋巴瘤(L615)细胞有较强的抑制或(和)杀伤作用,能对抗和抑制白血病的发生与发展。从瑞香狼毒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的格尼迪木任对多种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瑞香狼毒抗癌作用的主要成分。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狼毒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黄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瑞香狼毒中提取的狼毒苷能抑制真菌及金黄色 葡萄球菌的生长。狼毒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但其蒸馏液和挥发油只有很弱的抗结核杆菌作用。
3、对免疫系统作用:
瑞香狼毒能显著降低小鼠脾和胸腺重量以及血清凝集素滴度和溶血素HC50值。并影响小鼠脾细胞抗体形成,还能显著促进小鼠腹腔M吞噬功能。
4、其他作用:
瑞香狼毒分别与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温育,能显著抑制Ⅱ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狼毒不仅对EB病毒有激活作用,而且对腺病毒转化细胞也有促进作用。对Raji细胞内EB病毒也有非常明显的诱导作用,并能显著地促进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狼毒煎剂灌服可提高电击法及热板法所致小鼠痛阈。
5、毒性:
瑞香狼毒的副作用和毒性并不大。瑞香狼毒水、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分别为184.3g/kg和132.7g/kg。醇提取物兔灌胃的安全剂量为8.4g/kg。有个例报道狼毒可致双目损伤。
【注意事项】
体弱及孕妇禁服。狼毒有毒,内服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孕妇可致流产。
1、《药对》:“畏占斯、 密陀僧。”
2、《本草汇言》:“脾元不足,真气日乏者,不可妄施。”
3、《云南中草药》:“体虚及孕妇忌服。狼毒有毒,易引起过敏性皮炎等,冲捣时需戴口罩。”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