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祛风湿
【中药毒性】
有毒,
【性味归经】
性味:土荆皮味辛、苦,性温。有毒。
1、《安徽中草药》:“性微温,味苦。”
2、《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有毒。”
3、《浙江药用植物志》:“苦、涩,平。”
归经:归肺、脾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土荆皮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主治:主治疥癣,湿疹,神经性皮炎。
1、汪连仕《采药书》:"治一切血,杀虫瘴癣,合芦荟、香油调搽。"
2、《药材资料汇编》:"治癣疥。"
3、《安徽中草药》:"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4、《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手脚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土荆皮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但无直接杀灭作用。其作用强度依制剂及成分不同而有差异。土荆皮酊剂抑菌作用强于煎剂;土荆皮所含土荆皮酸作用最强,抗菌谱广,对玫瑰色癣菌、许兰黄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等有杀菌作用。
2、抗生育作用:
土荆皮酸A(PA)、B(PB)及土槿皮酸B-β-D- 葡萄糖苷(PAG)均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PB能抑制卵子的受精能力,还能中止大鼠中期妊娠。PA的抗早孕作用和毒性明显小于PB。PA和PB无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样活性,也无抗黄体酮活性。动物实验表明,PB可促使子宫肌层及内膜层血流量减少,蜕膜细胞变性、 出血和坏死,提示其抗早孕作用是减少子宫血流量所致。
3、其他作用:
土荆皮根皮乙醇提取物有止血作用。PAG体外对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高浓度土荆皮酊能完全破坏家兔的胆囊粘膜,引起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和纤维机化,使胆囊最终自截,但对邻近的肝组织无明显影响。
4、毒性:
PA、PB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485mg/kg和423mg/kg;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396mg/kg和316mg/kg;PA皮下注射的LD50为311mg/kg。PA、PB大鼠灌胃的LD50分别为219mg/kg和130mg/kg。PA对犬灌服的中毒症状主要在消化系统,有厌食、 呕吐、稀便及肠粘膜 出血等,对其他脏器损害不明显。
【注意事项】
土荆皮有毒,只供外用。
【用量参考】
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研末调敷。
【附方】
1、治皮肤癣疮。土槿皮30g, 白酒60g。浸泡7日,搽患处,搽前用老 生姜片擦破癣痂。(《安徽中草药》)
2、治癞。土槿皮一斤, 白及、尖 槟榔、 白芷各一两。研细,搽三日。(《疡医大全》)
3、治癣。
1、土槿皮一两,斑蝥二个,鸡心 槟榔三个,番木鳖四个。火酒半斤,浸一伏时,蘸搓癣上。忌食 大蒜、火酒。(《疡医大全》)
2、干癣:土槿皮15g, 樟脑3g, 白酒60g。浸3日后搽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③体癣:土槿皮30g,斑蝥10g, 高粱酒100ml。浸出滤过,再加升华 硫磺及 樟脑各5g混合,外用。(《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土槿皮酊)
4、治湿疹作痒。土荆皮煎浓汁,温洗患处。(《安徽中草药》)
5、治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土荆皮30g, 蛇床子30g, 百部根30g, 五倍子24g, 密陀僧18g,轻粉6g。共研细末备用。先以皂角煎水洗患处,再以 醋调药粉呈糊状,涂敷患部,上盖1层油纸,以保持药物潮润,每日换1次,直至痊愈。[《中华皮肤科杂志》1965,11(6):374]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