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化痰丸
来源:《医方考》
Pill for Clearing Away Heat in Qifen and Dispersing Phlegm
(from Textual Research on Prescription)
概述
组成:陈皮 杏仁 黄芩 枳实 瓜萎 茯苓各(45)用法:水煎服。功用:清热化痰,顺气止咳。主治:痰热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满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组成
胆南星12克、栝萎仁各12克, 半夏10克、橘皮1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枳实10克、茯苓各10克, 生姜3片
功用
清热化痰,下气止咳。主治痰热互结肺中所致的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膈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配伍
胆星既能化痰,又能清热,故重用为主;蒌仁、黄芩清肺化痰,以助胆星之力;治痰当须理气,故又以枳实、橘皮下气消痰,并助蒌仁之止咳;半夏燥湿化痰,配伍南星、生姜同祛已成之痰;茯苓渗湿健脾,配伍橘皮则运化脾湿,杜绝痰涎之再生,寓有标本兼顾之意;杏仁宣降肺气以止咳。此外,杏仁、蒌仁之质润,既可畅通大便而有助于止咳,又可防橘皮、半夏之过燥伤津。
运用
1.本方为治痰热的常用方。苔黄干,肺热壅盛者,可去半夏,加石膏以清泻肺热;热结便燥者,可加虎杖以泻热,通便,止咳。2.鼻渊,症见鼻流浊涕、日久不止、色黄腥臭、苔黄腻、脉弦滑属痰热互结者,亦可用本方治之。3.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见有咳嗽痰黄;慢性鼻道炎见有鼻流浊涕属痰热互结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止带方(《世补斋医书》)
乌梅丸一号(《中医外科》)
乌梅丸二号(《中医外科》)
利胆驱蛔汤(《中医外科》)
驱蛔承气汤(《中医外科》)
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