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拗汤[局方]

组成

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用法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钱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功用

《方剂学》: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主治

感冒风邪,鼻塞声重,咳嗽多痰,胸满气短,痰稠喘急。①《局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②《普济方》:寒燠不常,人多暴嗽,咽痛声嘎鼻塞,痰稠喘急。③《医学正传》:肺感风寒,喘急不已。

方论选录

①《医方集解》:麻黄留节,发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涩;甘草生用,补中有发也。②《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麻黄辛温,辛则入肺,温则散寒,质地体轻中空,轻轻上浮,发散风寒,宣肺平喘;杏仁苦温,专入肺经,助麻黄温散肺寒,下气定喘;甘草合麻黄,辛甘发散而解表,合杏仁,止嗽化痰而利肺。合有发散风寒,止嗽平喘的作用。

参考文献

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03;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麻黄杏仁甘草不炙、各等分。

现代用法

除作散剂外,亦可作汤剂,日1剂,水煎温服。

功用

宣肺解表

主治

感冒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舌苔薄白,脉浮紧。现代主要用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临床应用

哮喘。小儿支气管炎。泄泻。外感失音。


二陈平胃散(《症因脉治》)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附子理中汤加枸杞莬丝子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葱豉桔梗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