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功效分类】

补气

【中药毒性】

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留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 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增多症,肾病患者必须慎用甘草。

【性味归经】

性味:甘草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脾、肺、胃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甘草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主治:用于 脾胃虚弱,气短 乏力, 心悸怔忡, 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 脘腹急痛,四肢挛痛。

【药理作用】

1、调节身体免疫力作用

2、抗衰老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镇静作用

6、解热作用

7、抗肿瘤作用

8、改善心血管功能

9、止咳作用

10、祛痰作用

1、1、抗溃疡作用

1、2、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用法参考】

1、甘草有止咳作用。用于 咳嗽,无论寒热虚实及有痰无痰均可配用。如用于风寒袭肺的 咳嗽,常与 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用于风热袭肺的 咳嗽,与 桑叶菊花等同用,如桑菊饮;用于肺热喘咳,与 石膏、 麻黄同用,如麻杏甘石汤;用于寒饮喘咳,与 细辛五味子等同用。

2、甘草功能补脾益气。用于 脾气虚所致的气短 乏力、 食少便溏(大便不成型),常与 人参白术同用,如四君子汤。

3、甘草生用性凉,既善解毒,又可清热。用于热毒疮疡,与 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药同用,以增强疗效。用于热毒咽痛,常与 玄参桔梗同用,如 玄参甘桔汤。

4、甘草入心而益气,用于治疗心气不足而致的心动悸、脉结代,与 人参阿胶桂枝同用,以益气补血通阳,如炙甘草汤。

5、甘草有缓急止痛作用。用于脾 胃虚寒, 脘腹挛急疼痛,与 白芍饴糖同用,共奏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功,如小建中汤。此外,甘草还具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之功。如与 附子干姜同用,能缓和 附子、 干姜之热性;与 大黄芒硝同用,能缓和 大黄、 芒硝的泻下作用,使泻而不峻;与 党参熟地黄等补虚药同用,能使作用缓慢而持久;与 干姜、 黄连等热药寒药同用,又可以起协调作用。

【用量参考】

反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 呕吐者忌服。久服较大剂量的甘草,易于引起 水肿、血压升高等,使用时应当注意。用量3-10克。


参三七
石蒜
青风藤
牡荆
鸡矢藤
雪莲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