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止咳化痰
【性味归经】
性味:桔梗味苦、辛,平,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桔梗有祛痰止咳,利咽,排脓。
效,都是重要药。
1、宣肺祛痰,用于肺气不宣的 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桔梗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利气,治疗 咳嗽痰多,无论属寒属热皆可应用。
风寒者,配紫苏、 杏仁,如杏苏散。
风热者,配 桑叶、 菊花、 杏仁,如桑菊饮。若痰阻气滞,升降失司,胸膈痞闷者,配 枳壳以升降气机,理气宽胸。
2、利咽,用于咽喉肿痛,失音。桔梗能宣肺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配 甘草、 牛蒡子等,如桔梗汤及加味甘桔汤。
若咽喉肿痛,热毒盛者,配 射干、 马勃、 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利咽。
3、排脓,用于 肺痈咳吐脓痰。桔梗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临床上常配以 鱼腥草, 冬瓜仁等以加强清肺排脓之效。
4、 桔梗有载药上行的作用,可作舟楫之剂,载诸药上浮,临床常在治疗肺经病变的方药中,加入桔梗,以引药上行。
【药理作用】
中药桔梗含多种皂苷,主要为桔梗皂苷,另外还含菊糖、植物甾醇等。桔梗能反射性增加气管分泌,稀释痰液而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有镇咳作用。所含桔梗皂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还有解痉、镇痛、镇静、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1、桔梗含多种皂甙,主要为桔梗皂甙;亦含甾体及其糖甙、脂肪油、脂肪酸等。该品能反射性增加气管分泌,稀释痰液而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能镇咳;桔梗皂甙有抗炎、增强免疫、抗溃疡等作用;其粗皂甙有镇静、镇痛、解热、降血糖、降胆固醇、解痉等药理作用。此外,桔梗菊粉对腹水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口服可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失去溶血作用。
2、桔梗粗皂甙有较强的溶血作用,不宜作注射剂用。
【用法参考】
1、用于 咳嗽痰多之证。中药桔梗能促进呼吸道粘膜分泌,稀释痰液而具有良好的祛痰和止咳之效,又能开宣肺气而畅利胸膈。故无论新感久病,属寒属热者,皆可 配伍应用。若治外感风寒之 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与发散风寒药物同用。治风热 咳嗽,痰稠黄, 口渴,身热者,常与 桑叶、 菊花等疏散风热药物 配伍。用于 咳嗽日久,咯痰不爽,可与止咳祛痰药 配伍。阴虚燥咳或 脾虚湿痰 咳嗽者,亦可配入相应的滋阴润肺、健脾燥湿药中使用。
2、用于咽喉肿痛,失音。中药桔梗有宣肺、利咽而开音之效,若外感风热之咽痛、失音,可与 牛蒡子、 蝉蜕等疏散风热利咽之品同用。热毒上攻致咽喉红肿热痛者,宜与 板蓝根、 射干、 马勃等清热解毒利咽药同用。
3、用于 肺痈。桔梗既能祛痰,又可解毒排脓。 肺痈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发热 胸痛者,常须与 鱼腥草、 黄芩、 薏苡仁等清热解毒、泻火排脓之品 配伍以增效。
【注意事项】
中药桔梗性升散,凡气机上逆, 呕吐、呛咳、 眩晕、 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单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 呕吐。
【用量参考】
煎服,3~10g。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