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

【性味归经】

性味:板蓝根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胃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药理作用】

板蓝根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流感病毒、虫媒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解热效果。板蓝根所含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板蓝根多糖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降低MDA含量,从而证明板蓝根有抗氧化作用。

【用法参考】

1.外感 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善于清解实热火毒,有类似于 大青叶清热解毒之功,而更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发热头痛咽痛,可单味使用,或与 金银花荆芥等疏散风热药同用;若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常与 玄参马勃牛蒡子等同用。

2.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板蓝根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主治多种瘟疫热毒之证。用治时行温病,温毒发斑,舌绛紫暗者,常与生地、 紫草黄芩同用,如神犀丹(《温热经纬》);若用治丹毒、痄腮、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者,常 配伍 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注意事项】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 胃虚寒者慎用。

【用量参考】

煎服, 9~15g。

【化学成分】

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β-谷甾醇、 棕榈酸、尿苷、次黄嘌呤、尿嘧啶、 青黛酮和 胡萝卜苷等。

【临床研究】

据报道,板蓝根在临床上是治疗急性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肝炎的常用药物,对其他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如:用板蓝根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大疮性鼓膜炎42例,全部治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3:27);用板蓝根、 大青叶、 马齿苋、 薏苡仁等药研末,水调糊状外敷,治疗扁平疣104例,有99例痊愈(中医杂志1994,10:616);用板蓝根水煎剂或用其注射液静滴,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06例,治愈率为95.3%(中药临床新用2001:374)。此外,以板蓝根为主的多种制剂,尚可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结膜炎及角膜炎等。

【不良反应】

有报道板蓝根口服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或引起溶血反应;其注射液可致过敏反应,如引起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皮炎、多发性肉芽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应引起注意。


桑寄生
狗脊
常春藤
千年健
独活
威灵仙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