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概述】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 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花蕾。产于全国各省,主产于河南、山东、重庆等地。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

【性味归经】

性味:金银花味甘,性寒。

归经:归肺、心、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解毒

用治温病初起,身热、 口渴、脉数,常与 连翘、 板蓝根等同用;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常与 蒲公英、 野菊花、 紫花地丁等同用。

2. 疏散风热

用治外感风热表证,常与 连翘、 薄荷、 马勃等同用。

3. 凉血止痢

用治热毒血痢,可配 马齿苋、 白头翁等同用。

【用量参考】

煎服,6~15g,热毒重者可用至30~60g。

【使用注意】

脾 胃虚寒慎用。

【金银花的降血糖作用】

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推荐适量: 5-10克/每日

降糖关键点: 绿原酸帮助修复胰岛 B细胞

金银花中含有的绿原酸能够修复损伤的胰岛B细胞,还能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激活受体,增强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宜糖尿病并发动脉硬化患者

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此外,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人群宜忌

忌:脾胃虚寒者;胃痛、有腹泻倾向者;畏寒者

宜:流行性感冒;高脂血症患者

【药理作用】

1、调节免疫功能

2、抗炎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保护肝脏作用

【用法参考】

1、中药金银花芳香疏散,善散肺经风热,清心、肺热毒,具有轻宣疏散之性。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身热、微恶风寒,头痛、 口渴、咽喉肿痛等,常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 连翘薄荷 配伍,如银翘散;若热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者,常与清泻气分热邪的 石膏知母 配伍,则泻火解毒力更强。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心烦少寐、舌绛、 神昏者,常与清泻营血的犀角生地黄 配伍,共奏清营凉血、养阴解毒之效,如清营汤。

2、中药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力颇强,为外科常用的药物。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常与消肿散结的 白芷皂角刺 配伍,如仙方活命饮。用于疔疮肿痛,常与清热解毒的 紫花地丁蒲公英 配伍,如五味消毒饮。肠痈、 肺痈亦常作用。

3、中药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痢疾,下痢脓血,常与清热燥湿、解毒的 黄连黄芩 配伍;若治血痢,可用金银花炒炭, 配伍 仙鹤草,以增强凉血止痢之效。

4、中药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制成银花露,可清热解暑、清利头目,用于暑热烦渴、咽喉肿痛、头痛、目赤。


接骨草
陆英
冬瓜皮
冬瓜子
田基黄
垂盆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