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藤

【功效分类】

祛风湿

【中药毒性】

有毒

【性味归经】

性味:青风藤味苦、辛,性平。有毒。

1、《药性考》:“辛、微甘,气温。”

2、张秉成《本草便读》:“苦,平。”

3、《天目 山药用植物志》:“性寒,味苦、辛。”

4、《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温。有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青风藤有祛风除湿,利尿消肿。

主治: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心胃气痛, 水肿,脚气,痈肿恶疮,皮肤痒疹。

1、《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2、《药性考》:“湿痹骨痛,脚腿转筋,鹤膝风痿,麻木肤疼,熬膏浸酒,治风有灵。”

3、《中国药用植物图鉴》:“青风藤有祛风行水,泻下焦血分湿热的功能,主作利尿剂,用治 水肿,风肿,脚气湿肿,风湿关节疼痛,痈肿恶疮等症。”

4、《甘肃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治劳伤,止痛,利尿。主治风湿骨痛,劳伤骨痛,感冒, 咳嗽,胃气疼痛,皮肤痒疹, 水肿等症。”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对心脏的作用:

青藤碱在麻醉犬整体实验中,可使心肌收缩力、心率、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输出量显著下降。

2、降血压作用:

青风藤总碱的降血压作用迅速、强大,多次给药不易产生快速耐受性。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对麻醉或不麻醉动物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压效果。但青藤碱反复应用易出现快速耐受性。

3、抗心律失常作用:

青藤碱对乌头碱和哇巴因诱发的大鼠及豚鼠心律失常有明显拮抗作用,也能对抗氯化钙引起的大鼠室颤、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心律失常及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失常,并能预防缺血-再灌注对心脏的损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也具有明显对抗作用。

2、抗炎作用:

青藤碱片灌胃能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琼脂肉芽肿形成,对5-HT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能明显抑制 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腹腔注射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跖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抑制M炎性物质PGE2和白三烯C4的合成,使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降低,但切除双侧肾上腺或垂体后抗炎作用消失。青风藤提取物还能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全血粘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且随剂量增加作用显得更明显,但对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另外还可防止补体激活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聚集,改善炎症症状。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青藤碱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还能协同和增强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催眠作用。青风藤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抑制电刺激引起的小鼠激怒反应,降低士的宁的惊厥阈,对运动性条件反射均有明显影响。

4、其他作用:

青风藤对麻醉猫刺激喉上神经引咳有镇咳作用。青风藤能抑制离体兔肠平滑肌的收缩,对抗Ach、组胺、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甲醇提取液能使兔已孕、未孕及产后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增强、肌张力增高,随剂量不断增加,依次出现半痉挛性收缩,直至出现强直性收缩。青风藤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和弱的催吐作用。

5、毒性:

青藤碱小鼠口服的LD50为580mg/kg,静脉注射的LD50为156.7mg/kg,皮下注射的LD50为535mg/kg。

【用法参考】

《本草汇言》:“风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须与 当归、枸杞合用方善。”

【注意事项】

青风藤有毒,内服可出现瘙痒皮疹、头昏头痛、皮肤发红、 腹痛、畏寒 发热、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副反应。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或熬膏。外用:适量,煎水洗。

【附方】

1、治风湿痹痛。

1、青藤根三两, 防己一两。呋咀,入酒一瓶,煮饮。(《纲目》引《普济方》)

2、青风藤、 红藤各15g,水煎,加酒适量冲服;或青风藤30-60g,上肢痛加 桂枝3g,下肢痛加 牛膝6g,全身痛三味同用,水煎,加黄酒适量,晚饭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一切诸风。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内。用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 茶匙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要痒止,即饮冷水一口便解。避风数日。(《濒湖集简方》青藤膏)

3、治骨节风气痛。大 青木香根或茎叶适量,煎水常洗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临床报道】

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青风藤的根茎去皮切碎,每剂94g,或加 麻黄6g(后下),文火煎约2小时,共煎2次,混匀,早晚饭后分服,或经浓缩后制片服。观察330例,总有效率为93.6%,症状有显著好转。血沉下降率为92.2%,类风湿因子阴转率为48.9%,X线改善率为70.2%,少数有瘙痒、皮疹等变态反应发生,个别有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心肝肾无明显毒性作用。

2、抗风灵( 盐酸青藤碱)治疗各种风湿病263例,其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居多。204例用片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50mg),3日后加至每次100mg;56例用针剂,每次肌注25mg,每日2次,3日后加至每次50mg,再3日后加至每次100mg;3例用注射剂行离子导入。疗程短者数日,长者8周,一般2-5周,有效率为89%。副反应占31.5%。其中皮肤瘙痒44.7%,皮疹11.4%,头昏头痛7.6%,皮肤发红及 腹痛各6.1%,畏寒 发热5.3%,食欲减退4.6%,极少数出现恶心、口干、 心悸,休克及粒细胞减少各1例。每次服药前30分钟服扑尔敏4mg或非那根25mg,可将副反应降至15%。有医院合用扑尔敏后,副反应由23%减少至0。

3、毛青藤总碱治疗172例,剂量由每日120mg开始,于2周内渐增至每日300mg,维持此量,共用3月,总有效率为90.3%,显效时间为10日至1月。统计165例,出现皮疹59例(占35.68%),白细胞减少14例(占8.48%),血小板减少4例(占2.48%)。用药后血清IgG、IgM下降明显,认为能促进细胞免疫,纠正T抑制细胞功能低下,增强对抗体过量产生的监视作用,使体液免疫恢复正常。

4、青风藤总碱,开始剂量为每日66mg,分3次服,如无反应,则加倍递增,按个体差异,最大剂量以每日180-300mg为宜,连续服3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缓解11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6%。

2、治疗心律失常青藤片剂由每次20-40mg开始,逐渐增至60-80mg,每日3次,疗程2周。观察60例,表明对部分由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房性或室性早搏有一定疗效。


牡蛎
蜗牛
珍珠母
珍珠
玳瑁
紫贝齿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