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桑叶3、象贝3、香鼓3、栀子3、梨皮各(3)、杏仁(4.5)、沙参(6)。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宣温燥。
主治
小儿百日咳及顽固性咳嗽。桑杏汤《温病条辨》
组成
功用
润肺生津。主治外感温燥,症见发热头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脉浮数等。
配伍
桑叶轻清发散,善于清疏肺经及在表之风热或燥热,惜其清热及宣透之力均不强劲,故又以苦寒之栀子清泄肺热,并以辛而微温之豆豉宣透燥邪;杏仁苦辛温润,宣利肺气,浙贝苦而寒润,善化燥痰;沙参、梨皮甘凉清润,生津化痰,四药相伍,相使为用,共奏宣肺止咳,生津化痰之效。
运用
1.咽喉干痛者,可加牛蒡子以清利咽喉;咳痰黄稠者,加马兜铃、栝蒌皮以清热化痰。2.咳血,症见喉痒咳嗽、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属风热伤肺者,亦可用本方治之。此时,宜去豆豉之温散动血,可加茅根以清热凉血。3.麻疹收没期,症见皮肤干燥、鼻干咽燥、微热口渴、干咳无痰、苔薄白而干者,亦可用本方治之。4.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等见有干咳属外感温燥者,可用本方治之。
坠血明目饮(《审视瑶函》)
茯苓杏仁甘草汤(《金匮要略》)
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
丹参饮(《时方歌括》)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