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清气泻火
【中药毒性】
有毒,具有肝毒性。
【性味归经】
性味:栀子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肺、胃、三焦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栀子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
主治:用于心烦失眠,躁扰不宁,湿热黄疸,血热吐衄。
【药理作用】
1、降血压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解热作用
5、镇静作用
6、保护肝脏作用
7、利胆作用
8、泻下作用
9、保护胰腺作用
【用法参考】
1、能清利湿热,具退黄之功,对黄疸有标本兼治之能。用于湿热黄疸、 发热、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者,常与清热利湿退黄的茵陈、 大黄 配伍,如 茵陈蒿汤。
2、能泻心、肺、胃经之火,而有除心烦之功。用于热扰胸膈之烦失眠、躁扰不宁、郁闷者,常与除烦的淡豆鼓 配伍,以增强清热除烦之功,如栀子鼓汤。用于火热炽盛之高热、烦躁、 神昏谵语者,常与清热泻火的 黄连、 黄芩 配伍,如清瘟败毒饮。
3、研粉外敷,治疗外伤性肿痛,有消肿止痛之功。涂敷疖肿,亦有良效。
4、既入气分,又走血分,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者,常与凉血止血的 黄芩、 白茅根 配伍。
【使用注意】
中药栀子可有过敏反应,大剂量可致中毒。脾 胃虚寒或便溏(大便不成型) 食少者忌用。清热宜生用。凉血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用量参考】
用量:6-10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